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网游小说>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第1605章 要求都挺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5章 要求都挺多(1 / 2)

而且看他们的队列,虽然有点凌乱,可是却没人插队、没人胡乱跑动,这就说明守序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观念。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华裔和当地孩子自然的相处,并没有分别抱团,这才是杨锋最高兴看到的一幕。

谁知杨锋边看边走到校门口,还没等他张嘴,两个背着步枪的民兵就立刻凑了过来。

“干什么的?”

“没事,我就是看看。”

“看看,请出示一下证件。”

“我就看看也得出示证件?”

“当然,学校是重要场所,请遵守公署的规定。”

“好好好,给你们看……”

见两个民兵认真起来了,其中一个甚至摘下了肩头的步枪,杨锋这些也没了脾气,摸出自己的证件就递了过去。

等民兵核对过照片,这才一边向杨锋敬礼、一边把证件还了回来。

“孙科长,你来崇文小学有什么事情吗?”

“我就是想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算是一种抽查吧!”

“那我叫学校派个老师来接待你。”

“麻烦了……”

眨眼功夫,一男一女两名老师匆匆赶到,接着杨锋才进入校园,趁孩子们吃饭的时间,在各处转悠了起来。

教室、图书馆、操场还有办公室……

现阶段万岛新建的小学,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前一后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个露天体育场,另外在学校后面还有一块空地,现如今条件还不成熟,未来则是杨锋预备给孩子们修游泳池的。

这间崇文小学有老师、校工52人,但是却有学生足足1800人,而这并不是学校的极限,只是附近适龄儿童的极限。

作为此次查杀最关键的一环,杨锋他很快坐到老师们中间,接着一份和学生们一模一样的饭菜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木薯粉做的面条,差不多是三两左右。

一份鱼肉炖蔬菜,一碗差不多也是三两。

关键是旁边还放着一枚煮鸡蛋。

这些东西应该是足够小学阶段的孩子吃了,当然杨锋也知道,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一天都在等这一餐,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随即杨锋一边用手指拨动那枚鸡蛋,一边就笑了起来。

“我这突然间跑来,不会害的谁饿肚子了吧?”

“呵呵呵呵……”

“孙科长你说笑了,每天的午餐,我们都会多预备几份,就怕有什么突发状况,例如说孩子给打翻之类的。”

陪同杨锋的男老师,立刻就解释了起来。

“每天都有鸡蛋吗?”

“并不是,隔一天吃一次鸡蛋,没有鸡蛋就是肉,确保每个孩子不少于50克。”

“老师们也是跟孩子吃的一样?”

“老师、校长、校工全部都一样,算是福利待遇的一部分。”

“听你这么说,我可就放心了,那我尝尝味道。”

“味道很不错,我们学校的大婶手艺一流……”

在老师的吹捧中,杨锋抓起筷子,风卷残云的扫荡了食物,跟着放下筷子第一个动作就是摸出一张钞票,轻轻的放在了桌面上。

顿时陪同杨锋的老师是连忙拒绝。

“孙科长你这是干什么?这顿饭就当是我们崇文小学请了。”

“那可不行,我又不是专门跑来蹭饭的,月底对不上账,难道要你们掏腰包吗、况且我就是去别的地方,吃东西不也一样要花钱。”

“这……”

“不过有一条,你们的大婶手艺的确不错看,鱼肉炖的很香。”

“那好吧,我就收下这钱了。”

“吃饱了,现在跟我说说,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如实上报上去……”

一扭身体,杨锋从口袋中摸出个小本本,看着两个老师则是满脸的认真。

等到两个老师彼此看看,终于还是敞开心扉和杨锋聊了起来。

在公署的严格监督下,学校的运行还是很顺畅的,没人敢克扣工资、没人敢私吞福利,大门口就站着民兵,自然也没人敢来找麻烦。

应该说学校现在的问题,主要就是集中在教学上。

中文的难,那自然是不必多说,那些华裔孩子也就算了,他们从小在家里学中文、讲中文,自然是没任何的难度,吃力的全部都是当地人的孩子。

这些小家伙不光要学中文,还要学习历史、算术、劳作、体育等等课程,简直是每天都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幸好他们年纪小,接受速度快,这才勉强跟得上。

当然了,当地学生中也有直接躺平的,他们来学校就是为了这顿饭,为了学校发的校服和鞋子,为了符合政策好领取其他的福利,这也是最叫老师们头痛的地方。

尤其是男老师告诉杨锋,有部分当地人其实是对学校的中文教育抱有敌视的,只不过是不敢过多的表现出来,他们宁愿接受英文或荷兰语的教育。

更夸张的则是有极个别家庭,居然还在坚持讲日语。

对此杨锋也是无奈了,他可没有时间一家一户的去纠正,哪怕公署都不能因此出台什么惩罚性的措施,就只能靠时间去消磨和纠正了。

为此杨锋只能鼓励两位老师多多用心,接着就开始关心老师们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两位都是旧时代的老师,但他们上的也是中文师范,接受简体字容易,学习普通话却略有挑战,好在同宗同源总比当地人是好多了。

另外就是在公署的政策下,老师也算是直属工作人员,第一批就拿到了福利分房,并且享受和公署人员一样的福利配给,吃的、喝的、用的基本无须发愁。

这样子消除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可以更加专心的教学,一点一滴、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夯实万岛的基础。

了解了一大圈,杨锋还是很满意的,虽说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老师们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对万岛的未来是充满了希望。

接着杨锋离开崇文小学后,立刻就朝身后招招手,接着一个便衣人员就迅速来到了他的身边。

随即杨锋从小本本上撕下两页写满的纸,果断的交给了来人。

“交给宣传部长,告诉她尽快安排一个普通人的介绍活动,让各行各业的代表,对着镜头讲述真正的工作和生活,要有代表性,要尽快见报、要做成一个系列。”

“是”

“我接下来的行程,你们就不要跟着了。”

“三号,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你呀!”

“那你们要是能够跟上,那就随意吧。”

杨锋也不强求,接下来到吴万钧那边又去转了一圈,接着就带着吴万钧和一名工作人员直奔市郊。

等到了约定的时间,杨锋就在约定的地方,看到了翘首以盼的田老哥一家。

今天他们换上了新衣服,还预备了桌椅,并且在桌上放了杂七杂八的东西,杨锋他们刚一靠近,田老哥就举着两个椰子迎了上来。

“孙科长,你快尝尝,这是早上我特意去摘得,非常的甜。”

“哈哈哈,辛苦田老哥了,椰子不着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老吴,这位是公署的工作人员。”

“你们好,你们好!”

“接下来就你们谈吧,我就不参与了。”

“这怎么能行?孙科长你可是我们的牵线人,没有你我们做梦也梦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呀!我们一家商量过了,决定接受对赌。”

“哦?”

听到这里,本来想要抽身的杨锋顿时停下了脚步。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田家的种植园可以崛起,那肯定会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业,这可比公署干巴巴的号召有吸引力多了。

那么接下来,老吴先跟田老哥谈,关于出资的细节,所用的资金自然是来自红鲤基金。

跟着才是工作人员出面,直接在现场给田家办理租用土地、开办种植园和苗场的手续。

只不过合同中却有一条,那就是当椰城的天际线蔓延过来时,田家必须以市场价格让出这些土地,这样才不会违背杨锋的初衷。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等田老哥一家围在一起,看着手上墨迹未干的几份文件时,激动的是老泪纵横。

下一秒,杨锋抬手就送出了一包种子,立刻就吸引了田老哥的注意力。

“这个就是孙科长你说过的新种子?”

“没错!”

“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哇岛油棕呀?”

“呵呵呵,它可一点都不普通……”

杨锋十分严肃的纠正,这可是他花了几百万积分,在科研板块内催熟的新种子,被他命名为大王油棕。

这个大王油棕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长迅速、出油率高,同样以30年的采收周期来计算,它起码是别的品种的1.5倍。

一听这个田老哥的眼珠子险些就掉到了地上,托着种子的双手也变得格外小心了起来。

“真的能有1.5倍?”

“真的。”

“真的能有……”

“真的真的,我又何必来耍你,回头就麻烦田老哥好好的培育,尽快实现规模生产,未来国立、私人种植园对大王油棕的需求,那几乎就是无限的。”

“我、我一定会好好安排的。”

“有田老哥这话我就放心了……”

办好这桩差事,杨锋、吴万钧他们走出老远,回头一看田家三口还在拼命的朝他们摆手。

看到复兴的希望之后,人的精气神是完全不同了。

深有感触的杨锋走着走着,还不忘叮嘱了工作人员一句。

“回头辛苦一下,多看看这个种植园的情况,有什么问题立刻汇报,有小麻烦就帮他们解决一下。”

“孙科长你放心,我会把他们列入重点观察目标的。”

“嗯”

接下来杨锋还在连连点头,吴万钧就忍不住凑近,小声的询问了起来。

“东家,这一笔两万块的贷款,是不是有点高了?”

“还好吧,既然要树典型,总不能让人家的钱不够用吧?”

“那好吧,明天我派人送5000过来,其余的就直接挂入公署的土地租赁公账了。”

“那怎么行,一笔是一笔,绝对不能开这个头,从红鲤的户口正式划过去。”

“哦!”

“是不是红鲤的户口要没钱了。”

“这个……”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最近一定给你补上,不会让你为难的,但是老吴你要谨记,绝对不许给任何人开后门,国府的种种衰败皆是由腐败而起,咱们不能重蹈覆辙,我知道你不会,但是有一天你也被人拉下水了,子弹可是不认人的。”

“我明白的,东家。”

这个瞬间,感受到杨锋身上的凛冽杀气,吴万钧也是一怔,暗暗的心惊。

告别了老吴他们,极速机就飞去了帕帕岛,只是这次在降落之前,杨锋是故意多兜了一圈,看了看火山脚下的崭新建筑物。

001小镇的八个研究中心,总算是全部都竣工了,大批德裔科学家、技术人员开始在里面工作,杨锋算是抢在美、俄之前,将德意志最宝贵的一份财富,死死的攥在了手里。

未来2-30年,这里将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杨锋想一想就激动不已,可惜杨锋他没有想到,自己刚站在朱金华面前,自己这个徒弟就给他出了个难题。

“师傅,岛上的电不够用了。”

“……怎么就不够用了?”

“还不是因为那些研究所,四座竣工时,我这边还没什么压力,但是八座全部投入使用,特别是一运行大型设备,我这就相形见绌了。”

“那我过来之前,你们是怎么维持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