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都市小说>开局考公:我改写了人生!> 第1396章 博州市的新机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6章 博州市的新机遇(1 / 2)

对于宋钊的执着,李东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于是闭口不谈。

只是,此次再到青玉县,李东沐的规划中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第二天,李东沐一行来到了青玉县的产业集聚区,实地查看了三大主导产业。

食品加工,包含白酒产业,只不过与鲁阳县相比,这里更多的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唯一一家上规模的,还是与茅子酒厂合资建设的,不过产品知名度并不高。

服装加工,是青玉县近些年新培育的产业,主要为一些大型服装企业代工,确实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不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主要作用还是带贫。

烟花爆竹,是青玉县的一项传统产业,而且还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只是,随着这些年的环保和禁燃禁放政策影响,不少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在谋求转型。

看过这三个主导产业之后,李东沐也给出了一些客观的评价,只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市场思维。

从这一点来看,李东沐已经将青玉县作为了地企合作的第一个试点,可以将茅子酒厂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年轻骨干下派挂职,以此为青玉县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产业看过之后,李东沐又前往了青玉县的最大港口-德江合湾。

德江是西部地区一条大型河流,流经博州三个县区,其中在青玉县折弯北上,最终流向长江。

顺着德江一路向下,最终可以在长江交汇,到达沪城出海。

因此,博州市的出海物品大多数都会运转到青玉县装箱上船,港口的日吞吐量还算可观。

只是,青玉县抓不住这个机遇,只能赚一些过境船只的费用,始终没有形成产业。

这也就是县委书记宋钊口中所说的,对经济促进作用不大。

“宋书记,青玉县围绕港口还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你们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李东沐只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点评,至于如何贴合青玉县发展,还是需要县委书记和县长谋划思考。

宋钊只是笑着点点头,然后在回应的时候,再次提到了希望市委能够多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

对于这些回答,李东沐内心是有些反感的。自己还没有想好如何干,这边就只会伸手要,这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嗷嗷待哺的婴儿。

看着宋钊那圆鼓鼓的脑袋,又看向他尖尖的脑袋,心中已经初步有了打算。

“李书记,中午留在青玉县吃午餐吧?我们的经济虽然不强,但是美食还是不少的,也想在就餐时再聆听您的教诲。”

李东沐瞥了对方一眼:“怎么?还等着你张口向市委要钱?这个饭的成本太高。”

“等到港口经济有起色,我带着市委班子一同到你们这儿来品尝美食。”

说过之后,李东沐一行便乘车离开了。

一行人只是简单的在车上吃了工作餐,然后一路向西。

只是,汽车刚刚进入下一站的境内,丁鹤伦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