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沈太医离开之后,一位年过六旬老官员进了御书房。
对方虽然头发稀疏花白,但精神抖擞,一双眼睛精光闪烁,瞧着就很不一般。
老人一进御书房,便率先向皇帝拱手:“恭喜皇上得一好皇孙,日后定能为大夏效力,为百姓谋福”
老皇帝摆摆手,脸上笑呵呵的,毫不在意道:“爱卿过奖了,那孩子尚且年幼,心性不定,日后如何还不一定呢”
老官员也跟着笑起来:“皇上此言差矣,方才老臣见到,那孩子虽然年幼,
但说话条理清晰,且心性赤诚,被诸多人瞧着竟无一丝胆怯,也不会被人轻易左右
最难得的是小皇孙虽然年幼,兄弟间竟是隐隐以他为重”
“皇上,此子颇有您年幼时期的风范啊!”
这最后一句话纯属拍马屁。
老官员不是本地人,他年轻时候是通过科考进朝当官的,那时候老皇帝就已经是皇帝了。
压根不知道老皇帝年幼时候的事情。
但这不妨碍他说句好话。
反正不费什么劲儿。
老皇帝笑骂一句:“真是个老滑头”
“那孩子被他生母宠的有些娇纵,心气太高,未来如何还不一定”
老官员垂眸,附和道:“皇上说的是”
皇上这么多孙辈,这要不是特别关注着,怎么可能会直接说出来这种话。
不过他也不在意,以他的年龄,等到老皇帝没了就辞官,最多也就多呆几年,就彻底不行了,根本等不到再一任皇帝。
只是他为大夏朝鞠躬尽瘁这么多年,总归是希望朝廷越来越好的,人才越来越多才好。
只有当过官的才知道,有一个靠谱的皇帝,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被人议论的小孩子正被人带着往外面走。
不是三个小孩儿非要出来,是他们正说着话,突然有宫人来请,说是宸妃娘娘要见他们。
这彻底打乱了三个小孩的计划。
瑞瑞看了看对方,认出来那宫人正是之前去过王府的柳嬷嬷,不是什么骗子之后,只能跟着一起过去。
毕竟人家是皇祖母,是长辈,想见一见进宫的孙子很正常。
进宫之后昭王确实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景阳宫请安,但昭王在那里,宸妃说不了什么。
于是趁着宴会差不多了,请他们过去好好瞧瞧。
瑞瑞眼睛一转:“你等我一下”
说着,他快速跑到王妃那边,说了几句话,指了指那边站着的柳嬷嬷。
王妃遥遥看过去,确定了对方身份,正是时常跟在宸妃身边伺候的柳嬷嬷。
也觉得有些为难,这事儿没办法拒绝,她现在又一时走不开。
但别忘了,宫中有人谋划着要害瑞瑞。
王妃虽然没有抚养瑞瑞,但对这孩子还是很有好感的。
毕竟她对季云卿有好感,这要是孩子在宫中出了事,云卿不得跟她闹?
王妃去看闻侧妃的方向,闻侧妃再怎么是宸妃的侄女,便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她也能帮着想办法。
见闻侧妃正和闻夫人说着什么,毕竟是人家难得的母女见面机会,王妃也不好强行让闻侧妃离开。
小郡主凑过来,主动请缨:“母亲,让我送瑞瑞去皇祖母那里吧。”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