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道上,汉军主力正在加速行军。
他们原本驻扎在阴平,外界有传闻称:
建威丢了、武兴关丢了、甚至阳安关也丢了,总之传什么的都有,搞得人心惶惶。
直到姜维亲自监斩了几个谣言者,军中才稍稍安定下来。
九月二十六,汉军东行至阴平桥头谷后,沿羌水北上。
走了200里路后,羌水在这个地方向西北方向拐弯,汉军又复行了60余里终于看到一个分叉路口。
这里位于后世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但现在寥无人烟,甚至还没有官方的名字。
这时汉军开始分流,一路向东北方向的山道而行,另一路则西出孔函谷,目标羌道县(后世舟曲县)。
汉国卫将军姜维,终于要开始他的操作。
他的第一个操作是:坚持。
刘禅下诏催他出兵,他却依旧坚持不动。
之后言辞恳切地阐明他的战略部署,恳请朝廷速速发兵支援汉中。
而自己这边会独自处理魏国从凉州、秦州的两路大军。
收到姜维上疏后,平日里好脾气的刘禅都忍不住发火。
这他妈不是欺负老实皇帝吗?
朕没会错意的话,你姜维难道不是在要挟朕?
气亏气,问题还是要解决。
最终在与群臣讨论后,刘禅认为目前巴东防线还算坚挺。
于是拜尚书仆射董厥为辅国将军,与征西大将军张翼一同率中军两万驰援汉中。
说实话朝堂群臣对局势的判断是对的。
巴东那地方很难发生大军团决战,给再多兵也就那样。
若士气不崩,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魏军来多少兵都能试着守一守,无非是添油战术罢了。
虽然一旦失守就是一泻千里的局面,但眼下四处都军情如火,不得已只能作出取舍。
因为北面要堵的窟窿实在太多。
尤其魏军几乎是毫无阻拦地进入汉中盆地,这给蜀汉群臣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得到朝廷援兵的允诺,姜维终于放下心来,开始把精力放在眼前的战场。
据报,魏凉州刺史夏侯儒由临洮南下,已连续攻打沓中半月之久,而沓中西面的甘松则是遭遇魏金城太守杨欣的威胁。
费祎生前,姜维曾请求批准他在沓中设立屯田区的上疏。
费祎自然批了。
不过这不是一纸公文下来就能马上变现的事情。
如今的沓中还在开荒之中,根本没多少良田。
姜维仅是在沓中设立了围戍,并表麾下将领赵广为沓中督,以御魏贼。
不过正因为沓中无粮,魏军深入阴平后无法就地补给,只能依赖身后的粮道。
然而临洮至沓中这一路上,可没有漕运,魏军不得翻山越岭从北方运粮而来。
若姜维还是年轻时的自己,八成会腹黑般地大笑:昔日我受的苦,如今也让尔等尝尝!桀桀桀!
但现在他没这个心情。
这支穿过孔函谷抵达羌道城的汉军,正是姜维所领的主力,一共有两万多人。
在调查清楚魏军各路统帅后,姜维决定先从软柿子下手。
他认为,凉州刺史夏侯儒只是因为宗室的身份才得以揽凉州兵权。
况且前几次北伐时,夏侯儒的性格早已让姜维摸透了。
一个字:怂!
当然,夏侯儒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那叫稳!
于是乎,姜维出孔函谷后并未隐藏军队踪迹,反而是大张旗鼓。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