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德军却加强了4个炮兵营,配备的全是105口径的榴弹炮,他们利用远射程封锁石桥。
“或许,夏尔可以用带式舟桥。”巴顿摸着下巴:“就像他们渡过默兹河一样。”
“不,中校。”威廉斯摇了摇头:
“默兹河用带式舟桥强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德国人没有防备。”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夏尔有带式舟桥而且还会在这片区域强渡,就会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
“比如,他们会在沿岸布设大量的炮兵观察员,一旦发现夏尔搭建浮桥,马上将炮兵转移过来集中轰炸。”
巴顿无法反驳。
即便带式舟桥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好展开进攻,但如果进攻到一半舟桥被炸断或被炮火封锁,同样是一场悲剧。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德军105榴弹炮有12公里的射程,而美军与法军使用的6英寸26英担榴弹炮的射程只有10公里。
2公里的射程差距使美军隔河进攻时十分被动。
火炮被河拦着无法全线推进,只能像添油似的一点点过河挨炸。
就在两人愁眉苦脸时,一辆辆卡车在细雨中沿着公路开了上来,接着在防线后方分散架炮。
当它们黑洞洞的炮管高耸着指向德军方向时,巴顿和威廉斯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105榴弹炮。”
“德国人的105炮!”
……
巴顿飞快的拿过望远镜朝那些卡车望去,接着激动的说:“上帝,那是卡车炮,夏尔把105榴弹炮改造成了卡车炮。”
周围的美军士兵也被这种新型卡车炮惊掉了下巴:
“哇嚯嚯,这太酷了,它看起来比我们的先进多了!”
“废话,这些装备都是夏尔发明的,他的部队当然是最先装备的那一批。”
“我以为75炮装在卡车上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他们还装上了105榴炮!”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美军士兵没看明白,在他们眼里只有“酷”和“先进”。
威廉斯不一样,他回头望了望德国人方向,吃惊的问:“可这是12公里射程的火炮,夏尔要怎么才能发现目标……”
话音未落,卡车炮开火了。
“轰轰。”
“轰轰轰!”
……
三发急迅射,打完后马上收锄转移换一个位置。
不久,德军炮弹就带着啸声凌空而至。
德军炮兵打得很准,炸点就在法军炮兵阵地附近,只可惜法军炮兵已撤到几里外忙着另一次架炮。
“轰轰,轰轰轰!”
……
你来我往七八回,每每开炮时美军士兵就一阵阵欢呼喝彩。
远程榴弹炮的炮战并不精彩,他们看不到炮弹飞向哪,也不知道这些炮弹是否命中,只是为炮声瞎叫唤,就跟为鞭炮能炸响而欢呼没多大区别。
但巴顿脸上的惊愕却越来越重:“他们不是无的放矢,他们有精准的坐标,每一次都是。”
威廉斯点头表示同意。
原因是德军炮兵的反击越来越弱,这说明德军的火炮在一轮轮炮战中受到损失,而且损失还不小。
可他始终不明白,夏尔是怎么发现敌人炮兵阵地的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