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凯嚎了一阵,此时也有些平静下来,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只能根据木卓珲设计好的路径去做好每一步。于是,他问道:
“国师,你说末将此去该如何配合高笙书,他才不会杀我呢?”
“郑将军,你在我们军中呆了一些时日,军中的一些情况也有些熟悉,你被我们的人一送到大梁军的军营,肯定会被马上送到高笙书那边。而高笙书作为主帅,他最关心的肯定是我们这边的军情。
“故此,他若问起我们这边的军中之事,你不妨说些他感兴趣的话,这样,他就感到你还有价值,必定会留下你的性命。如果我们今后能战胜高笙书,你再回归我们柔然也不迟,到了那天,老夫定保举你为王爷。老夫若负此言,今后万箭穿心而死!”
郑元凯也知道柔然民族极重誓言,而且,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点了点头。
于是,几天后,郑元凯就被须卜维派人装进了袋子,丢到了云武卫城下。
郑元凯心中明白,他只有装作但求一死,高笙书才会更加对自己感兴趣。因此,当他被高笙书逼问有关柔然方面的情况时,起初宁死不屈,后来被虎娃和杨征北他们灌了几口粪水之后,才装作被逼无奈,开始配合高笙书的问话。果然,高笙书觉得尚有价值,就留了他一条性命。
后来,因为郑元凯的归来,导致高笙书与赵友林的彻底翻脸。由于高笙书棋高一着,几番运作之后,逼得赵友林狗急跳墙,最后被高笙书祭出尚方宝剑就地斩杀,才避免了大梁军中的内讧。虽然木卓珲通过郑元凯扰乱大梁军的计划流产,但郑元凯却因此留在了大梁军中。
郑元凯眼见柔然军胜利在望,他想再立新功,所以迫不及待地反正,回到了木卓仁的身边。
两军仍在激烈的绞杀。虽然大梁军的中军护卫旅杀入战团,但是,柔然军将士在木卓珲这个主帅身先士卒的榜样激励下,个个像猛虎下山,拼了命与大梁军拼杀。
由于大梁军的兵力不足,中军护卫旅的将士虽然勇猛,但还是渐渐落在了下风,柔然军的将士死命朝着大梁军的中军“帅”字旗下杀去。他们想着,即使不能斩杀敌军大元帅,缴获敌军“帅”旗也是大功一件。
楚中天见形势危急,他赶紧来到高笙书身旁,说:
“大元帅,我军将士伤亡殆尽,末将集结剩余将士,护送大元帅杀出重围,与段副帅的大军会合,如何?”
啊哈,咱这回真是大意了,以为蛮夷分兵南下是要袭扰我军后方,甚至入侵定州、云州等地,哪知道木卓珲这个老匹夫是故布疑阵,诱使我军分兵。咱还真的上了他的当,把中军大营的第一旅、第六旅派过去救援余蒙松,幸亏咱后来没有把杨征北的第五旅派出去救援段友山,不然,咱这回早就又要转世投胎了。
你这个楚中天,还要咱突围,咱现在团团被围,往哪里突围?况且,凭着咱三脚猫的骑术,在如此大草原上怎么能逃脱蛮夷的追击?不行,咱绝不能走。不过,咱还有机会逃过此劫吗?
高笙书身边护卫旅的将士一个个倒下,柔然军虽然也遭受重创,但仍然奋勇向前,在他们的眼里,高笙书身上的黄金锁子甲已经变成了他们的眼中黄金,木卓珲的话在他们的脑海里激荡,犹如强力的兴奋剂,激励着他们杀向敌人。
高笙书在楚中天等百余名将士的护卫下,且战且退,退到了他平时处理军务的中军大帐前。他稳住身子,挥舞着尚方宝剑喝道:
“众位将士,本帅决心与蛮夷决一死战,大家今日一同战死沙场,为国为民,死而无憾!”
大梁军见他们大元帅如此悲壮,心中陡然勇气倍增,突然开始反攻。此时,柔然军将士也已是强弩之末,被大梁军死命一冲,也纷纷后撤。
正在此时,郑元凯陪着木卓仁赶到。木卓仁见高笙书血染战袍,一脸悲壮之色,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犹如被围困却无法脱逃的猛兽。他清楚高笙书今天根本不可能逃脱自己的包围了,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于是,他挥了挥手,说:
“众位将士,大家暂且歇息,本将有话要说!”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