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江海嗤笑道:“他啊,现在深陷泥潭,等着咱们赵省长去救命呢,要不然赵省长也不会这么急迫的想把你拿回来了。”
“什么意思。”
江海娓娓道来,原来,半年前,祁同伟调任汉江,被钟伟委以重任,以副厅担任代市长后。
这位赵省长就想照猫画虎,力推李达康同样以副市长去代林城的市长。
当时省里反对声不少,但都被赵立春给打了回去。
赵立春当时在常委会上,拍着桌子说:我提拔李达康,不是为了给自己的秘书升职,也不是为了搞几个粉饰太平的政绩工程。
而是要真正意义上把林城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林城那是什么地方?说句不好听的,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说就是政治的泥潭,要是担任这个市长算提拔。
那好,谁要是认为自己能将林城改造好,我可以提拔,提拔他嘛。
林城是汉东重点的煤炭基地,有三百年开采历史。
过度的开采,让整个林城环境变得十分恶劣。
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想要修建大型项目,都无处下手。
甚至当地老百姓有个说法是这样说的,在林城你根本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可能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垮了,给你埋了。
趋于这种环境和背景,就这样,李达康临危受命,顺利的担任了林城代市长。
可林城的困难摆在那,想要改造林城,海量的投资不会少。
“我看啊,李达康算是栽进去了,这林城没个七八年是整不出什么名堂。”江海说:“上周,我在省政府碰到这位李大秘书,头发都白了不少,面容也憔悴的很,哪还有丁点以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祁同伟觉得奇怪,原剧中,林城不就是李达康搞出来的吗?怎么这次对方却束手无策了。
转念一琢磨。
他又觉得跟他离不开关系,首先是钱。
为了发展北山,他和他的那些下属们动员了不少关系,将包括赵家姐妹在内的一些汉东投资商的资金,吸进了北山。
再一个是人才方面,自己又拿走了李达康未来的左膀右臂丁义珍。
这位丁义珍在京州卖地能力,那不是盖的,自己截了胡,让两人都还没来得及擦出经济火花。
没了这两大助力,李达康面临的难度,恐怕要比原剧更困难。
不过,祁同伟觉得李达康还是能爬出来的,李达康这人经济眼光不必多说,远超很多同级别的干部。
再加上有赵立春的支持,最多多花费一点时间罢了。
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几年,或许需要赵立春爬上省委书记的位置,才会好转。
毕竟,如今的赵立春还不是汉东一把手,想要过多支持李达康,肯定不现实,这几年恐怕要靠李达康自己的能力了。
很好,让这位改革先锋先干着,等几年后,他再想办法推自己老师一把,就像当初在金山县一样,苦头给李达康吃干净了,等需要锦上添花的时候,再让高育良去摘桃子。
搞不好,到时候他还能对着李达康来上那么一句:有些同志啊,就是靠吹吹捧捧上来的,几年都干不出成绩,要不是育良同志,现在还倒在那个坑里没爬出来呢。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