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其他人,不好看就不好看吧,他也不在乎,可谁让这位还是于潇潇的父亲。
从内心让他多重视了两分。
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因为关系背景太多而纠结,如果祁厅长知道,会不会气的复活。
最后,斟酌再三,祁同伟决定还是先去拜访一下裴一泓,不管怎么说,这位是全省的一把手,是他真正的根基所在。
就算由此让其他几人生恶,也没办法,这是最稳重的办法。
裴一泓年纪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郑秉义传出要调任,于华北有保底,赵安邦又没有签到。
综合这些因素,裴一泓反倒是最大,最优质的背景,而且拜访裴一泓,于华北怨气也会少一点。
第二再去拜访郑秉义,至于于华北,就排第三吧,按照省委排名来。
进入共和道欧式小洋楼群,宽敞的道路两旁停满了车。
说实话,祁同伟初三才来,有点晚,正常各市的书记市长都是第一批,也就是初二就得来,有些甚至初一就来了。
不过初一,主要领导都要下基层,看望值班第一线,或者老干部,环卫工人等等,不可能接见这么多人,除非一些关系亲近的,否则都得等到初二。
初二开始各市区,各省直部门的头头脑脑才算正式的向领导拜年,汇报一年的工作。
作为最近风头正劲的北山市市长,祁同伟的确迟到了。
车到一号楼,四周已经没有停车的地方,祁同伟吩咐司机将自己放下,挥手让车驶离。
又抬头看了看对面属于赵安邦的四号楼,同样高官云集。
祁同伟有些心虚,转身迈步走进一号楼。
一号楼其实并不是名义上共和道第一栋别墅,实际按顺序来算是第三栋。
不过官场就是这样,房子排在第几,还是办公室排第几,并不影响大家将其称作一号楼,一号办公室。
不光省委是如此,就算
就算不算届中调整,每五年换届,也不一定所有人都会调离原市。
既然不调离,那住的房子,用的办公室,总不能每五年搬一次家。
所以有聪明者就在三位书记的门牌上动了心思,其他常委不论,这三位门牌号尽量重新排序。
当然,也有些领导不在乎这些,毕竟还有一个尊重老同志的传统,要是以前的老领导正好在任上退休,门牌也就不动了。
在祁同伟看来,动了也好,起码包括他在内的下属们不会进错门。
报上身份,立马就有工作人员告知裴书记正在见客,让祁同伟在客厅稍等。
省委领导要说最勤奋的就细数裴一泓和赵安邦。
虽说按照规定,裴一泓是有休息时间的,但真到了室,办起工,听取汇报来。
祁同伟也没多想,道了声谢,在客厅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