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都市小说>重生80年代当富翁> 第280章 米国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米国教育(1 / 1)

“再看制服方面。精英学校的学生穿着精致的制服,从定制的西装外套到带有校徽的领带、裙子,无一不彰显着身份和阶层。这些制服都是由高档的面料制成,做工精细,一套制服可能就要花费上千美元。而公立学校呢,很多时候学生只能穿着普通的、甚至有些破旧的便服。因为公立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就算有制服要求,也是那种非常廉价、毫无特色的款式。”

“餐饮更是天差地别。精英学校的餐厅就像是高级餐厅一样,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有新鲜的有机蔬菜水果,精心烹饪的肉类,还有各种特色的甜点。这些食物都是由专业的厨师团队制作,营养搭配均衡,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而公立学校的餐饮就非常糟糕了。很多公立学校提供的是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品,像炸薯条、汉堡包之类的。这是因为公立学校的餐饮预算有限,只能选择这些成本低的食物。”

“在教学资源上,精英学校拥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里配备着最新款的实验仪器,教室里有智能交互大屏,还有丰富的藏书和高端的电子资源库。教师也都是从各个领域高薪聘请来的优秀人才,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公立学校,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很多学校的电脑还是多年前的款式,运行速度缓慢。教师队伍也不稳定,由于工资待遇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而且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要面对大量的学生,根本无法做到像精英学校那样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杨文忍不住插话道:“杨总,那美国政府难道就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这种教育的两极分化吗?”

杨开冷笑一声说:“所谓的美国政府,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那些资本家控制的。他们怎么会真正去改善这种情况呢?表面上可能会有一些教育改革的计划,但实际上这些计划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就是被那些利益集团篡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说,政府可能会拨款给公立学校,但经过层层盘剥,真正到学校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且,那些精英学校背后的资本势力会通过游说等手段,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继续维持这种教育上的不平等。”

杨文皱着眉头,感慨地说:“原来美国所谓的自由平等的教育只是一个幌子,背后隐藏着这么深的阶层固化和利益操控。”

杨开点头说:“没错,文哥。我们在考虑美国市场的时候,也要把这种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考虑进去。这对我们产品在美国的推广和定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缓了缓,杨开接着说:“你可能不知道,米国底层学生想要上大学只能贷款,甚至是吃饭都是贷款或分期付款。”

杨文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杨总,吃饭都要贷款?这也太夸张了吧。”

杨开一脸严肃地说:“这一点都不夸张。在美国,底层家庭的孩子如果想要接受高等教育,面临的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大山。就拿大学学费来说,公立大学的学费相对私立大学来说可能便宜一些,但对于底层家庭来说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像州立大学,每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等,少则两三万美元,多则四五万。对于那些底层家庭来说,他们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杨开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所以这些学生只能选择贷款。他们在填写那些冗长的贷款申请表格时,可能还满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却不知道自己即将陷入一个漫长的债务深渊。一旦贷款成功,他们就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在大学期间,他们的生活非常拮据。有些学生为了节省开支,会选择住在条件非常差的校外公寓,几个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甚至没有基本的家具。”

“在饮食方面,那些昂贵的食堂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很多学生只能去超市购买一些廉价的速食食品,像泡面、廉价罐头之类的。有些学生连这些都买不起,就只能靠贷款或者分期付款来购买食物。你能想象吗?吃饭都要背负债务。”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他们以为苦日子就要到头了,却发现新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就业市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友好。很多底层家庭出来的大学生没有强大的人脉关系,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而且,由于他们背负着巨额的学生贷款债务,他们的工资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偿还贷款。”

“我认识一个美国小伙子叫杰克。他从一所普通州立大学毕业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按道理说,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可是他找工作并不顺利,花了好几个月才找到一份初级程序员的工作,年薪也就四万多美元。而他大学期间的贷款总额高达十多万美元。他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后,首先要拿出一大半去还贷款,剩下的钱要支付房租、水电费等生活费用。他过得非常拮据,甚至不敢生病,因为他没有多余的钱去支付医疗费用。”

“更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结婚有了孩子。家庭的开支变得更大了。他的妻子也是底层家庭出身,同样背负着学生贷款债务。他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除了要偿还各自的贷款,还要支付家庭的各项开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有时候为了给孩子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他们还得节衣缩食。他们就像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挣脱的泥沼,一辈子都在为了偿还学生贷款而辛苦劳作。”

杨文皱着眉头,叹息道:“没想到美国底层大学生的生活这么悲惨。那美国政府就没有什么政策来帮助他们减轻债务负担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