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宰相困江南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实在是太慢了,而且刘淮又是有意识的在阻拦各种军情送往宋国,这也就导致了现在虞允文只知道山东义军与金军大战了一场,而且最终战胜了,却不知道战果与伤亡究竟如何。
这也不奇怪,赵佶都死了多少年了,宋国还在喊‘迎回二圣’的口号呢。
虞允文所掌握的最近一次确切情报,还是十月份耿京出兵大名府时,亲自向宋国发来的文书。
虞允文亲自来见刘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搞清楚这几个月山东大战究竟是个什么过程,最后又是什么战果。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只是刚刚拉了几句家常话,话题刚刚进入正轨,刘淮就扔出这么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在虞允文看来,耿京即便再有野心,能力再差,那也是山东的一股独立势力。
只要耿京还在,山东内部永远只有两股力量,就给了宋国辗转腾挪的机会。
但耿京竟然已经战死了!这也就代表了刘淮在山东内部已经说一不二,掌握了所有军权。
怪不得刘淮能轻易将京东两路宣抚使的位置让出来,原来是有恃无恐!
只是电光火石之间,虞允文就在心中理清楚了利害,并且缓缓俯身,扶正了翻倒的案几,并且将落地的杯子用热茶清洗了一遍,随后起身正色说道:“耿节度忠贞为国,只可惜天不假年,今日我以茶代酒,以祭祀耿节度,尚飨!”
虞允文将简短的悼词念完,随后斟满茶水,撒到了地上。
刘淮见状,也只能起身,有样学样。
不管是不是政治表演,最起码虞允文还是将尊重表现出来了。
当然,这种老狐狸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政治目的在其中的。
果然,虞允文下一句就说道:“耿节度虽殒,然而天平军却尚在,应该择其中良将为节度,且大赏全军,以奖天平军之忠勇。”
刘淮闻言,也有些不耐烦了,干脆就把话挑明:“虞相公,莫要再想掺沙子了。天平军上下都是我亲自率军,从金贼铁蹄下救出来的,辛五郎,大铁枪这些人更是早早就在我麾下作战,你是拉不走的。”
虞允文见状,也不装了:“总该试一试的,想必以刘大郎相忍为国的性子,总不至于跟老夫翻脸吧”
两人撕开了之前温情脉脉的表象,开始赤裸裸的交锋之后,竟然比之前的气氛还要融洽两分。
刘淮不在意的说道:“虞相公请便,想要拉拢谁都可以。”
“都可以吗”
“自然是都可以的,不过……”说着,刘淮指了指远方的宿迁城:“就连靠近宋国边境的区区一城,大宋都拉拢不过去,又如何能拢得住那些矢志抗金,九死不悔的真英雄呢或者说,虞相公,你想要用什么来拉拢北伐之人,用南朝的荣华富贵吗”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北伐到中原之人,是收服不了中原豪杰之心的,不可能因为你打出宋国的旗帜来,所有人就对你死心塌地。
虞允文也知道这点,却还是反唇相讥:“那如此说来,刘大郎是在催促老夫北伐吗好啊,正好去年江南与两淮收成不错,下个月,全军北伐金国,还望刘大郎能继续立下功勋。”
刘淮摆手笑道:“不成了不成了,这番大战已经耗尽了山东民力,粮食都不太够了,再打下去,我怕是要跳进锅里,熬成一锅肉粥,给士卒充当军粮了。”
这话倒也是实情,这一战把山东两路刚刚攒下来的一点家底耗了大半,撑到秋收都有些紧紧巴巴,如何能再打下去
虞允文知道这个话题再持续下去,刘淮又该趁机索要粮草了,当即就将话题引向了其余方向:“刘大郎,这场仗是如何打起来的,又是怎么个结果,战果如何,斩获如何,可有文书捷报”
刘淮一摊手:“本来应该是有的,但这不是刘宝这厮实在是太不像话吗我也只能先来处理这档子破事了。”
虞允文见刘淮又要将话题拐到其他方向,直接摆手说道:“别打岔,那你就大略的给老夫讲一讲。”
刘淮点头:“还是从九月东金与西金交战开始说起吧……”
刘淮当然不会将所有事情全都撂出来,最起码火药的事情就得藏一藏,还有清算豪强,授田分地之事,也是一句都没提。
饶是如此,刘淮还是讲了半个时辰,方才结束。
而一旁的虞允文一开始还只是听着,后来干脆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案几上写写画画起来。
“唉,当日给耿节度传令的军使没有回来之时,老夫就应该警觉起来的。”虞允文听完思量片刻后,叹气说道:“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一丝疏忽,竟然到最后害了耿节度。”
虞允文这是在说东平府叛乱之事了。
但说实话,他当时就算警觉也没有用。
除非发动全国性质的北伐,否则宋军根本无法打穿泗州、邳州、徐州三州,击败完整的徐州三万户,抵达东平府作支援。
至于通风报信就更别想了,指望当时的耿京因为宋国一言,就怀疑身为谋主的孔端起,还不如指望耿京能一举击破大名府呢!
但是虞允文还是觉得有些痛心,耿京这一死,山东格局立即大变样,所有的谋划与后手都得从头再做。
等到准备好之后,到时候还不知道刘淮的势力已经壮大到何种程度了!
刘淮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灌茶水。
虞允文只是简单的感叹完毕,立即回归成为了政治动物:“如此说来,刘大郎此战竟然是歼灭了金国一路正军,就连总管萧琦也当场斩杀,而且击溃了两路金军,使得他们狼狈逃窜。可有首级、旗帜、俘虏”
见终于说到了重点,刘淮发自内心的笑道:“有的,虞相公,有的。”
而看见这副透漏着一点奸商的笑容之后,虞允文知道刘淮又要提出些过分的要求了,当即冷哼一声。
但虞允文却又不得不向刘淮索要。
这些东西在刘淮手中,最多也就是夸耀武功罢了,这个时代又不流行京观首丘。首级记功之后,就只能草草掩埋了。
但对于宋国的整个主战派,乃至于虞允文本人来说,有这些首级与战利品在手,立即就能将此战渲染成一场宋国对金国的大胜,主战派的声势立即就会大涨,就能给主和派狠狠一击,顺带坚定皇帝赵眘的主战立场。
刘淮见到虞允文的神情,就知道他已经心动了:“俘虏与盔甲兵刃不能给你,俘虏要到徐州去挖矿,接受劳动改造;盔甲与兵刃还得留着武装兵马,以此来伐金。首级还有金鼓旗帜倒是全都可以给你,而且不止如此……”
说着,刘淮表情有些戏谑的看着虞允文:“我甚至可以承认,此战乃是虞相公的英明指挥。虞相公在两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只是遥控山东诸将,就将金贼打得落流水。此战堪称官家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大捷,也足以让主战派扬眉吐气一次了。”
“不过,在这之前,虞相公还得回答我一问。”刘淮的脸色冷了下来:“刘宝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有胆子进攻宿迁虞相公难道难以节制这厮了吗那就就地宣布这厮是叛臣,由我来出手剿灭可好”
虽然从徐州豪强处检索的书信中,已经大约知道了刘宝的目的,但刘淮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宋国如今虽然不至于像北宋那般严苛,却也不能放任一员总管级大将自行其是吧
是不是叶义问或者虞允文给了许诺保证
虞允文叹了口气,也只能将之前耿京求援,他下令阻止耿京北上的同时,命令张子盖等人带山阳,着机参战的事情讲述出来。他甚至从怀中掏出一份当时文书的备份,以证明自己的所言非虚。
听闻刘宝不是虞允文所授意之后,刘淮的表情反而是有些难看:“虞相公,你我目的相同,我也不想要再遮掩了。这都好几个月了,为何还没有压服两淮诸将这刘宝竟然还打着想让你背黑锅的意思,虞相公,你这相公当得可真没有滋味。”
虞允文也不会在言语中落入下风:“自然比不过你们这些威福自享的武夫,但若说老夫什么都没看,你刘大郎也过于小瞧人了。”
“张子盖、刘宝那些人不堪大用,来日北伐根本无法靠他们。也因此,我这一年将心思放在了李显忠等人身上,来日北伐之时,刘宝最多也就是掠阵的副将,而李显忠方才是主帅大将。”
这倒也是个说法。
可刘淮依旧没有打算放过虞允文:“既然如此,还留着刘宝这厮干吗浪费粮食吗”
虞允文摇头,沉默了半晌方才说道:“不是这样的,朝中之事错综复杂,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刘淮恍然,试探询问:“张浚张相公”
虞允文没想到刘淮政治嗅觉如此敏锐,定定的看了刘淮一番之后,方才点头:“正是张相公。”
刘淮瞬间心领神会。
早在完颜亮南侵结束后,张浚被派往两淮安定局势的时候,这厮就与张子盖搭上了线。
如今虽然张浚没有取得江淮宣抚使的官职,却依旧在朝中势力巨大,依旧是主战派的头面人物之一,与他合流之人也不在少数。
张浚既然将四大将之一张俊的一系兵马当作插手两淮的抓手,就不会轻易让虞允文彻底掌权。
“虞相公,我再问一句,这番战果拿回去,虞相公可能在朝中一手遮天”
面对刘淮的疑问,虞允文笑着摇头:“如何能一手遮天呢真当老夫是曹操不成再说,曹操麾下也是有曹氏宗亲,诸夏侯为羽翼,张辽、于禁、张郃、徐晃等人为爪牙。老夫有什么就比如你麾下那张白鱼,难道听老夫的吗”
刘淮有些无语:“那总应该能成为朝中说一不二的重臣,压制主和派、主守派了吧”
虞允文思量片刻之后,还是叹气说道:“还是很难,因为主和主守之人,皆是南方出身的士大夫,而想要出兵北伐,又得从南方征收赋税粮草。相当于在他们家乡加税,又如何能抛开这些人呢”
刘淮更加无语:“那虞相公总能彻底压服张浚,让主战派团结一心吧”
虞允文变得有些难堪起来,但他知道,如果这时候他都不能作出准确承诺的话,那么刘淮很有可能不愿意继续与他当政治盟友了。
政治盟友是要互利互惠的,你这也不能,那也不行,那要你何用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