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笑着说:“很简单,我要给所有周地的百姓授予爵位。”
墨子皱眉道:“难道你要效仿洪辰仇在大明那样设立二十等军功爵位?”
当时各国都在寻求变法以强国,所以大明国虽然屡败于魏国而被其他国家轻视,但其轰轰烈烈的变法仍然引起了从国君到学子的广泛关注,而其变法的法令也随之传遍天下。
看到其中对鼓励百姓勇于公战杀敌的内容,自然引起了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的不满。
“大明的法令是为大明国量身定制的,我们去效仿岂不是东施效颦,只会引来嘲笑?”朱樉摇头道:“我们的爵位没那么复杂,但又比那个复杂。”
书珂挠着头,一脸困惑:“朱樉,我怎么越听越不明白了。”
其他人听了也是纷纷点头,不知道朱樉到底要设立什么样的爵位。
根据周朝的礼制,贵族的等级被划分为两类: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而在诸侯之下则是卿大夫和士。除了大明国之外,各国都在周朝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国情进行了一些调整。
朱樉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沉稳地说道:“在周朝,新的爵位制度以技艺为根本。擅长耕作的人被称为农士,擅长工艺的人被称为匠士,武艺高强的人被称为武士,学识渊博的人被称为学士,善于言辞的人被称为辩士。所有这些,只要在各自领域有所专长,都可以被称为士。因此,让普通百姓接受教育并成为士,是国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樉的话音刚落,众人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其他的都还好,但是将农夫、工匠也纳入士的范畴,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爵位,历来都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是严格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
按照朱樉的说法,周朝的新爵位制度将与以往截然不同,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能获得士的爵位。
尽管在座的各位至少都被朱樉慷慨地赐予了相当于下大夫的职位,但他们的想法各不相同:那些出身农夫、工匠的人自然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以前,他们这样的身份与爵位是无缘的。
而原本就是士的人则有些不满,因为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士,他们原本拥有的那一点点虚荣心也变得毫无价值。
然而,朱樉带来的冲击并未就此结束。在众人稍微平静之后,他又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在士之上的是师……”
“农夫、工匠也按照这个规则吗?”泰杉小心翼翼地问道,信息量太大,他一时感到有些头晕目眩,既兴奋又紧张。
自从公舒颁成为朱樉的后继者之后,泰杉有些担忧,因为按照朱樉的用人标准,他这个木匠协会的会长可能保不住了。
尽管公舒颁也曾感叹过“有眼不识泰杉”,但在技艺上,泰杉也只是众多优秀木匠中的一个,远未达到超越前辈的水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樉竟然根据公舒颁拜师时的说辞成立了水力研究所,连墨家中与他技艺不相上下的木匠也得到了其他安排。
这使得他木匠协会会长的地位丝毫未受影响,反而增加了一些得力的助手。
不仅是他,就连在座的几位“~.子”们也被朱樉这个前所未有的爵位制度弄得一头雾水。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