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深知获得爵位多么不容易,所以刘峥劝江易不要轻易封爵。
刘峥有时候劝谏江易,这也是为了他和大汉好。
“望陛下莫生气,臣是为了陛下着想。那些大夫前往辽国,若是活着回来。可以赏赐他们其他东西,封爵要慎重。”
可以赏赐他们田地、钱财、绫罗绸缎,这些毕竟是寻常之物。
而爵位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寻常赏赐,更是有着特殊荣耀。
“你所言有理,那就暂时不封他们爵位。在他们出发之前,先给一些赏赐。等回来之后,再赏赐。”
江易不仅没有生气,还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说得很对,要保证爵位含金量,就不能滥封爵位。
只有设定封爵的门槛,让一些人卷起来。
让他们觉得加官进爵有希望,会更加努力拼搏。
也可以转移矛盾,对皇帝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是我考虑不周,幸好这个决定还没有实行。”
以后遇到一些重要的事,跟大臣们多商议,听取他们的建议。
之前大臣们的劝谏,确实让他有些不悦。
他们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考虑江易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这样,大臣们的利益才能更长久。
君臣商议完之后,刘峥告退了。
在长安城内发布告示,若是有大夫愿意前往辽国,必有重赏。
这次并不打算派太医院的御医前往辽国,还要保证皇宫和长安城的瘟疫有效控制。
瘟疫的事在长安传开了,不少人感到恐慌。
江易命令长安府派人前往各区域消毒,并管理好辖区内的卫生。
尤其是不能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减少病菌滋生。
在瘟疫传播之前,长安卫生状况一直很好。
得知这瘟疫是从辽国那边传来的,长安百姓对辽国憎恨不已。
通过告示得知,辽国使者前来请求大汉皇帝,派人前往辽国控制瘟疫。
他们认为真不应该帮辽国,最好让辽国的人死绝了。
他们一直鲫鱼大汉,在大汉未建立之前,辽国骑兵经常南下抢掠。
有的人认为江易和那些大臣目光长远,帮助辽国解决瘟疫,也是解决对大汉的威胁。
帮与不帮,形成了两极分化,这是很快传到江易耳中。
他对此事不会我国干预,百姓们有一定的言论自由,让他们抒发情绪。
既然述律齐裕派使者来求助,对方也要付出一点代价。
大汉不能吃亏,对辽国来说也没多大损失。
按照双方达成了协议,辽国先给大汉一万匹优良战马,事成之后再给一万匹。
如果优良马匹不够,那就给强健的牛,羊不要。
也知道辽国没有多少粮食可给,大汉暂时不要金银铜。
辽国使者同意了,在来之前,述律齐裕就让他们答应大汉皇帝的一些要求。
等解决了辽国瘟疫。就能让辽国治安稳定下来。
损失一些马牛和钱财,真的不值一提。
有一些胆大的大夫报名,这可是皇帝发布的告示。
只要去了辽国,无论是成与不成,都会得到皇帝的赏赐。
虽然生命宝贵,皇帝的赏赐,可以让家人富贵长久。
若是立了大功,说不定能加官进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报名的大夫可不少,他们还需要进行考核,通过了才能去辽国。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