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月的时间像是开了倍速,贺兰总觉得一低头再一抬头,忽然就到了年底。
八月秦家明如愿考上交大,刚好赶上贺兰第一次投标肉联厂项目,忙得没时间为他庆祝。月底该送孩子去学校报道了,又赶上肉联厂二次投标,贺兰实在分身乏术,所以最后是蒋梅送秦家明去的学校。
十月汝辉家属楼彻底完工,村委会开始统计有购买意向的村民交定金,针对小洋楼抓阄订房。因为场面过于喜庆和稀有,又上了一次卫宁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十二月初汝辉油辣椒正式获准出口资格,开始在东亚及南亚地区销售,同时产能扩大两倍,员工人数增加四成。
年底最后几天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因为销往车臣地区的军用食品的质量和口碑双赢,海鑫先后接到了多个国家的外贸订单,建厂以来第一次有了满负荷生产的机会。
贺兰遇到的每个人都很忙,却都忙得很快乐、很满足,她也是。
日历翻着翻着就到了2001年,自从进了腊月陈庄村的鞭炮声就一直没有断过,因为每天都有人乔迁新居。
搬新家总是要请客的,村里每天送到贺兰手上的请帖不知道有多少,她挑了其中几个一直坚定支持汝辉的元老和陈家人的宴请去了,另外还有秦老二家她也去了一遭。
秦老二这几年跟着贺兰赚得盆满钵满,不止白得了一栋小洋楼,还在贺兰的指点下将自家原来的房子拆掉,改建成了一栋二层小饭店,专为承接村民们的大小宴请。最近仅仅只是汝辉家属楼的乔迁宴他就应接不暇,短短十来天赚了少说也有两三万。
贺兰进饭店的时候没看见秦老二,倒是一眼就瞧见了秦老二的媳妇。秦老二媳妇这些年越来越富态了,走过来时像一颗穿金戴银的大白馒头。
“贺厂长来啦,快请里边坐,给您留了位置。”贺兰的手腕被她一把攥住,紧接着便被按到了主桌的主位上,陈守峰都要坐她旁边。
陈守峰抬手给贺兰倒了杯果汁,大白馒头走后他低声对贺兰说:“待会儿帮我斟酌个人。”
贺兰问:“谁啊?”
陈守峰:“家里给进峰介绍了一个对象,跟秦老二一家沾亲带故,今天刚好提前见一见。”
贺兰的兴趣当时便被勾起来了,“三十年的铁树终于要开花了?”
陈守峰:“早就该开了,谁让他以前一直死心眼儿。”
贺兰:“可不是么,雪华多好的姑娘,他偏偏死活不开窍,当初他要是能主动点,他们俩的孩子现在都能打酱油了,雪华也不会在高家受那么多苦。”
陈守峰望着她笑,“你不也一样不开窍,你如果开窍……”
正说着,贺兰的手机忽然响了,来电人是张局长的爱人,贺兰一边接电话一边往僻静地方走,没有听见陈守峰后面说的那句话是“铁树早就开花了。”
张局长爱人调研回程路过陈庄村,忽然想起好久没跟贺兰见面了,贺兰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有大席,我借花献佛。”
她把张局长爱人安排在自己刚刚坐的位置,又在旁边紧挨陈守峰的地方加了一个凳子坐。秦老二夫妻过来敬酒的时候贺兰隆重向他们介绍了张局长爱人的身份,秦老二一高兴,亲自下厨做了一道拔丝红薯送上来。
张局长爱人吃着甜丝丝的拔丝红薯侧头对贺兰说道:“我今天来找你是有正经事。”
贺兰急忙擦擦嘴,道:“什么正经事?有内部消息?”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