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军权施压(1 / 2)

刘彻一直怀疑,眼前的苏云就是当年的苏丞相,只是苦于没有证据,一直都在一个探究的阶段。

像!实在是太像了!刘彻已经将高帝、文帝实录吃了个透,就是想从实录里面找到符合自己猜测的证据。

要不是刘彻没见过苏云年轻时的样子,他绝对无比确信,眼前这人就是当年的苏丞相。

刘彻和苏云交谈了半天,话中处处带着试探,就是想从中找出一些可疑的线索,以证明自己的猜想。

但他的手段还是太浅了,玩不过现在的老狐狸苏云,试探了半天啥都没试探出来。

“你父皇已经驾崩了,这些年的事情也该有个盖棺定论了,就从编纂景帝实录入手吧。

这也没什么好嘱咐的,记住编纂实录的官员必须是你的亲信,不然这实录修下来的话,可能会偏离正常的历史轨迹。”

文官的笔杆子有多会写,苏云是很清楚的。

在文官笔下,多少皇帝的名声都发生了偏离,甚至出现了文官理想中的皇帝就是好皇帝的说法。

这一点,明朝的皇帝就深受其害。

刘彻点了点头,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朕也是这样想的,朕提拔了一批底层有学识的官员,让他们来编纂景帝的实录,不仅不会出现歪曲的现象,反而还能让他们得到历练,为日后朕重用他们做准备。”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刘彻心里有分寸,苏云也不想说太多,不过在有些方面,苏云还是要劝劝他。

“你还年轻,肯定有自己的进取心,但我要提醒你,你才刚刚登基,在朝中的根基并不深,很多官员对你是明面上的尊敬,做事一定要留三分退路,不然一步走错,事情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刘彻听完眼前一亮,随即从身上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苏云。

“你说的对,有些事情我确实拿捏不准,这次来找您,还是想让您帮我看看。”

苏云顺手接了过来,原来是一批新官员的任免名单。

新帝登基,政治根基尚浅,提拔和任命自己的亲信是最快控制朝政的办法,刘彻这么做也确实合情合理。

不过,刘彻头上还有个老太太搁那压着呢,要真任命官员,还得看看老太太的脸色、考虑考虑老太太的想法。

老太太现在在朝中的权势很大,毕竟在朝中经营了三代,很多官员的背后都能看到老太太的影子,这也是刘彻一上台就急着重新任命官员的原因。

现在郅都是郎中令,程不识是中尉,李广是卫尉,整个京城的兵权都在苏云手中,老太太要是不作妖,安安稳稳的享受晚年的话,苏云倒也不急着动手。

但老太太要是非要闹腾,搅得朝廷天翻地覆的话,苏云不介意发动政变,将她囚禁起来。

苏云倒不急着动手,毕竟老太太好歹是刘彻的祖母,能不到那一步还是不要闹得太狠,不然得给刘彻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了。

————————————

苏云仔细看了一眼那个名单,对刘彻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官员的任免并没有太过分,还是考虑到多方利益在其中的。

比如说任免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三个人三方势力,可以说互有制衡。

窦婴是窦家的人,虽然和老太太关系不大好,但好歹也姓窦,这点窦太皇太后肯定能接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