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妍八十六岁这年,生活依旧在平静中缓缓流淌。清晨,阳光依旧会准时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床上,小花也如往常一样,带着温暖的笑容走进房间,轻声呼唤:“奶奶,该起床啦,美好的一天开始咯。”晓妍总是会在这温柔的呼唤中悠悠转醒,然后在小花的搀扶下慢慢起身。
然而,最近晓妍时常感到莫名的疲惫,哪怕只是简单的洗漱,也会让她气喘吁吁。她以为只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并未太过在意。小花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晓妍的变化,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但晓妍总是安慰她:“小花,别担心,奶奶就是上了年纪,歇一歇就好。”
那天午后,晓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画面变得模糊不清。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沙发扶手,想要稳住自己,却发现手臂使不上力气。小花正在厨房准备点心,听到客厅传来轻微的动静,赶忙跑了过来。只见晓妍面色苍白,额头布满了汗珠,身体微微颤抖着。
“奶奶,您怎么了?”小花心急如焚,立刻冲到晓妍身边,蹲下身子,关切地看着她。晓妍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小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小花紧紧握着晓妍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告诉自己要冷静,此刻晓妍需要她的坚强。“奶奶,您坚持住,救护车马上就来,您一定会没事的。”小花不停地轻声安慰着晓妍,希望自己的声音能给她力量。
晓妍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和无助。小花看着晓妍的样子,心如刀绞,她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更早察觉到晓妍身体的异样,为什么没有更好地照顾她。
救护车的鸣笛声终于在小区里响起,医护人员迅速冲进屋子,将晓妍抬上担架。小花紧紧跟在后面,一路上不停地向医护人员询问晓妍的情况。“医生,我奶奶怎么样了?她不会有事的吧?”小花焦急地问道。医生一边检查晓妍的生命体征,一边回答:“目前情况不太乐观,疑似中风,需要尽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到达医院后,晓妍被直接推进了急救室。小花在急救室外焦急地踱步,每一秒都像是一年那么漫长。她给晓妍的孩子们打电话,声音带着哭腔:“浩博哥,奶奶突然中风了,现在在医院急救……”电话那头的浩博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不已,立刻表示会和兄弟姐妹们尽快赶来。
经过漫长的等待,医生终于从急救室走了出来。小花立刻冲上前去:“医生,我奶奶怎么样了?”医生摘下口罩,神情凝重地说:“患者中风情况比较严重,目前已经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还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转到重症监护室观察。你们家属要有心理准备,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可能会很艰难。”
小花听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向医生道谢。晓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后,小花守在门口,一步也不敢离开。她透过玻璃看着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的晓妍,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担忧。
几个小时后,晓妍的孩子们陆续赶到。浩博看着憔悴的小花,感激地说:“小花,辛苦你了,要不是你发现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小花哭着说:“浩博哥,是我没照顾好奶奶,我应该早点发现奶奶身体不舒服的。”浩博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奶奶年纪大了,有些病来得突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奶奶能快点好起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花和晓妍的孩子们轮流守在重症监护室。小花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医院,为晓妍准备她可能会用到的东西,还会亲手熬一些营养粥,希望晓妍醒来能喝上一口。她会对着昏迷的晓妍轻声说话,告诉她家里的一切都好,大家都在等她醒来。“奶奶,您快醒醒吧,我还想给您做您最爱吃的菜,还想陪您一起晒太阳聊天呢……”小花的声音带着哭腔,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一周过去了,晓妍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医生每天都会来检查晓妍的情况,每次检查完,小花都会紧张地询问:“医生,我奶奶什么时候能醒啊?”医生总是会安慰她:“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会尽力治疗,但苏醒时间因人而异,你们要保持耐心。”
这段时间,小花明显憔悴了许多,她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她依旧坚守在晓妍身边,从未想过放弃。晓妍的孩子们也被小花的坚持和深情所感动,他们更加坚定了要让晓妍康复的决心。
一年过去,突然有一天下午,小花像往常一样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突然听到护士在里面喊:“患者有反应了!”小花的心猛地一紧,立刻冲进病房。只见晓妍的手指动了动,眼皮也微微颤动。小花激动地握住晓妍的手:“奶奶,奶奶,您能听见我说话吗?我是小花呀。”晓妍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但看到小花后,似乎有了一丝光亮。
“奶奶,您终于醒了!”小花喜极而泣,她紧紧抱住晓妍,仿佛一松手晓妍就会再次消失。晓妍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小花连忙凑近,仔细听着。“水……”晓妍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小花赶紧倒了一杯温水,小心翼翼地喂晓妍喝下。
晓妍醒来的消息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尽管接下来的康复之路依旧漫长且艰难,但小花和晓妍的家人们都坚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晓妍一定能慢慢好起来。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病房里,一场与病魔的持久战拉开了帷幕,而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将成为晓妍战胜病魔的最强动力。
晓妍缓缓睁开双眼,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她看到了守在病床边满脸泪痕却又洋溢着惊喜的小花,还有周围孩子们那既担忧又欣喜的面容。
浩博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几步跨到病床前,紧紧握住晓妍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妈,您终于醒了,您知道我们有多担心吗?”晓妍微微转动眼珠,目光在孩子们脸上一一扫过,嘴唇动了动,却还是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她的眼神中满是眷恋与感动,仿佛在告诉孩子们,她也同样想念他们。
小杰眼眶泛红,挤到浩博身边,轻轻抚摸着晓妍的手:“妈,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晓妍轻轻摇了摇头,试图用眼神传达自己没事的信息。汶汶则忍不住哭出了声,她走到晓妍另一侧,拉住母亲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妈,您可把我们吓坏了,以后可不许再吓我们了。”
小花擦了擦眼泪,笑着对晓妍说:“奶奶,您看,大家都在呢,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晓妍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在小花身上停留片刻,满是感激。
这时,医生和护士走进病房。医生仔细检查了晓妍的情况后,露出欣慰的笑容:“患者苏醒是个很好的迹象,但目前还很虚弱,后续的康复治疗依然不能松懈。”听到医生的话,大家心中既松了口气,又再次紧张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晓妍的孩子们纷纷调整工作安排,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她身边。浩博每天一大早就赶到医院,给晓妍带来她最爱吃的早餐,尽管晓妍只能吃一些流食,但浩博依然会精心准备。他会坐在床边,给晓妍讲家里的琐事,大到邻里间的新鲜事,小到院子里哪棵树又发了新芽。
“妈,您还记得咱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吗?最近开得可茂盛了,等您病好了,咱们一起回去看。”浩博微笑着说,眼神中满是期待。晓妍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
小杰则发挥自己心灵手巧的特长,为晓妍制作了一些康复小工具。他拿着自己做的握力球,递给晓妍:“妈,您没事就捏捏这个,能锻炼手部力量,对您恢复有帮助。”晓妍接过握力球,努力地捏了捏,虽然动作很微弱,但小杰还是立刻给予鼓励:“妈,您真棒,慢慢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汶汶每天都会给晓妍带来一束鲜花,将病房装点得温馨宜人。她会坐在晓妍床边,为她读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诗歌,希望能让晓妍心情愉悦。“妈,我给您读一首您以前最爱听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汶汶轻声读着,晓妍闭着眼睛,静静聆听,仿佛沉浸在诗中的美好意境里。
小花更是片刻不离晓妍左右,除了照顾她的日常起居,还会陪着她做康复训练。“奶奶,咱们再坚持一下,把腿抬起来一点点就好。”小花温柔地鼓励着晓妍。每次晓妍完成一个小目标,小花都会像孩子般开心地夸奖她,让晓妍充满信心。
然而,康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晓妍的身体恢复得很慢,有时还会因为一些并发症而感到痛苦。有一次,晓妍在做腿部康复训练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她忍不住叫出声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花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心疼地说:“奶奶,要不咱们今天就先练到这儿,您别太勉强自己。”
晓妍却咬了咬牙,坚定地摇了摇头。浩博见状,也在一旁鼓励:“妈,咱们都坚持到现在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您要是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晓妍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示意小花继续。在家人的鼓励下,晓妍强忍着疼痛,完成了当天的训练。
还有一次,晓妍因为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心情变得十分低落。她看着自己依旧行动不便的身体,忍不住哭了起来:“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好不了了,拖累你们了。”孩子们和小花围在她身边,纷纷安慰。
“妈,您别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您还要看着我们的孩子们成家立业,抱重孙子呢。”小杰握住晓妍的手,认真地说。
“是啊,奶奶,您这么坚强,一定能战胜病魔的。您要是心情不好,咱们就不练了,聊聊天,看看电视,好不好?”小花擦去晓妍脸上的泪水,轻声说道。
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晓妍渐渐调整好了心态,重新燃起了康复的希望。她更加努力地配合治疗和训练,每一次进步,无论多么微小,都让家人们欣喜不已。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