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何事?(1 / 2)

那日,梅相带着袁学昌见了裕康帝。袁学昌的大名,裕康帝是知道的。他打心眼里喜欢袁学昌,赞叹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今又在民间游历两年,过滤掉了单纯,带着颇有城府的耿直。

这种人,正是他急需的年轻一代官吏。

梅相也对袁学昌赞不绝口,既有才华,又有报国之志,裕康帝大喜,让袁学昌进入内阁,先从辅臣做起。

梅相观察了袁学昌几日,暗暗赞叹,袁学昌不愧是大家族出身,做事颇有法度,该容情的地方容情,该严格的严格,抓大放小,把内阁的官吏们管理得井井有条。说白了,做官嘛,其实就是如何做人,如何管理人。

这并不奇怪,袁家高门大户,袁家的子弟从小就学着待人接物,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岂能是那些终日闷头念书的书呆子能比的?

他年纪大了,终有一日会辞官还乡的。

看裕康帝那意思,下一届的内阁首辅就是这位袁大人了。

梅相把袁学昌这几日的表现秘报裕康帝,裕康帝指使他,好好培养袁学昌,把朝中大事推给袁学昌,叫他练手。

所以,袁学昌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终于熬到了休沐,过来找薛从俭。

袁学昌追上朱澜和苏琼瑶:“两位姑娘,京城挺乱的,在下送送姑娘?”

朱澜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紫袍官员,皱眉。

她护住苏琼瑶:“不敢麻烦大人。”

袁学昌说:“不麻烦,一点儿都不麻烦。”

薛从俭扯开袁学昌:“你们先回去,等我信。”

朱澜微微点头,带着苏琼瑶走了。

袁学昌不会功夫,争不过薛从俭,只好怒视他:“你干什么?你放开我。”

薛从俭扯住他:“跟我回府。”

两个人进了王府,袁学昌依旧忿忿不平,不理薛从俭。薛从俭微笑:“人跑不了,你急什么?”

袁学昌:“……那个姑娘,莫非就是打你鼻梁喷血的那个?妙啊,终于有人敢打我们大周英明神武的王爷,我们天下无敌的大将军,我们帅气飒爽到天际的冽王……”

一大块点心塞入他嘴里。

袁学昌这才气哼哼的捏着点心吃了。

袁学昌把这几日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最后说到太子想插手内阁招人这件事,“太子手伸得挺长,而且做得特别明显。他想拉拢我,一把给了我一万两银票。”

薛从俭冷笑:“出手这么大方?他囤积了多少民脂民膏?”

他叫来莫行云:“你叫人秘密调查太子的收入,做好账。”

莫行云拱手:“是,王爷。”

袁学昌:“你调查太子?你要干什么?”

薛从俭暗笑:“昌啊,忘和你说了。太子一直在养私兵,不知道有几处。不过,已经被我端了一窝。仅那一个窝点,就有三百多名私兵。你说要不要调查太子?”

袁学昌:“他已经是太子,他急什么?如果他让大周乱起来,我饶不了他。”

薛从俭接着说:“我也刚刚察觉到太子不对劲,调查晚了些,手头没什么证据。太子手下很有几个得力的幕僚,他们给太子出主意,做事隐秘。新安公主那件事估计你还不知道,今天夜里我带你去开开眼界,你就知道太子的手笔了。”

袁学昌问:“这里头还有新安公主的事儿?她不是暴病而亡了嘛?”

薛从俭掀了掀眼皮:“对外是暴病而亡。具体是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高远一案后,大理寺的卷宗我就一概不信了。”

“高远那个案子,我只看了大理寺的卷宗。这案子是二皇子主审的。这么大的事儿,皇上让二皇子主审,他是不是傻?”

薛从俭叹气:“皇兄是有些欠考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