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循声看去,只见允通略显瘦削的身影匆匆入内。
“儿臣拜见父王。”
“免礼。”
朱标微微点头,随即直截了当地问:“为何今日不去听先生讲课?”
允通愣了一下,随后无辜地说:“父王,今日无人告知我要上课啊!我想大概是翰林院的黄师傅今日有事没来吧。”
允通话音刚落,朱标脸色阴沉,目光转向旁边的吕氏。在朱标的注视下,吕氏先是有些慌乱,很快又镇定下来,急忙辩解道:“或许是有下人疏忽了,这些奴才确实是我平日管教不严,才如此懒散。连主子的课业都能忘记提醒,这都是我的过错,请殿下宽恕,我回去一定严惩他们。”
吕氏反应极快,在短短几句话间就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接着她又转向允通,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允通啊,平日上课时间不是固定的吗?就算没人告诉你,你也该自己去看看呀!”
听罢此言,朱允通不禁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还未等他开口,吕氏已转身面向朱标,眉目含笑地打量着他的神情,不知自己的辩解是否过关。
朱标依旧面无表情,既看不出是否相信,也看不出什么情绪。他直视朱允通,再次问道:
“你母妃的话,你怎么看?没人告诉你去上课,难道你就不主动去看看吗?还是你根本不想念书?干脆趁此机会出去玩耍了?说,到底去做什么了?”
朱标本就心情不佳,此刻话语中夹杂着怒气,脸色阴沉,显得十分可怕。
朱允通本就性格懦弱,此刻被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多言,赶忙解释道:
“儿臣并未做错什么,也没有出去玩!只是今天是儿臣的生辰,母亲在世时……”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停顿,眼眶泛红,鼓足勇气抬头直视朱标,哽咽着说道:
“母亲在世时,每逢我的生辰,总会亲手煮一碗长寿面给我。所以刚才想起母亲,就跑到御膳房,请他们帮忙煮一碗面……”
话音刚落,朱标先是一怔,随即回过神来,神情触动。
他忽然想起已故的常氏!那是朱元璋为他定下的原配妻子,与他青梅竹马,相伴多年。她温柔贤惠,从不因父兄的功勋而傲慢,始终保持着节俭孝顺的品行,深受朱标敬重,也为朱元璋与马皇后喜爱,可惜英年早逝。
想到这里,朱标心中一阵痛楚。
看着眼前的朱允通,他感到愧疚难当!
今日,他得知朱政的真实身份,已经深感自责。现在又发现,就连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朱允通都没能照顾好,竟然连他的生辰都忘记了!
他如何对得起常氏啊!
他这个父亲,实在做得太差劲了!
朱标暗自责备自己。
但很快,他又勃然大怒,脸色更加阴沉。
这些年来,他忙于国事政务,将后宫家事全权交给吕氏,让她成为继任太子妃。他本以为吕氏做得不错,也颇为放心。可如今看来,大错特错!连朱允通的生辰都不知道,这样的照料岂不是形同虚设?
可以预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吕氏根本就没把朱允通这个继子放在心上!
关于刚才提到的去上课的事情,究竟是底下的人忘记了通知朱允通呢?还是吕氏刻意如此?
此刻,朱标忽然想起父亲之前对他说过的话:怀疑朱允通不成器,可能正是吕氏有意造成的。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