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穿越小说>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70章 侯景篡谋围台城 勤王兵起战玄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侯景篡谋围台城 勤王兵起战玄武(2 / 2)

南津校尉江子一曾在侯景渡江时率水军阻击,可惜部下溃散,他孤身逃回。

梁主当面责问:“为何败退?”

江子一跪地叩首:“臣以死报国,只恨部下皆逃,独木难支!

若贼敢犯宫门,臣必以死相拼,赎此败军之罪!”

梁主见他言辞恳切,便未再追究。

此刻,江子一与弟弟江子四、江子五率百余名死士冲出城门,直扑侯景大营。

侯景见他们人少,冷笑一声:“区区百人,也敢闯营?”

当即派兵围剿。

江子一手持长槊,连刺四人,叛军一时不敢近身。

但敌众如潮,他左肩中刀,血染战袍,仍咬牙挥槊。

一名敌将趁机偷袭,一刀斩断他的左肩。

江子一踉跄倒地,怒目圆睁,气绝身亡。

江子四见状,怒吼道:“兄长!”他挺槊冲入敌阵,直刺敌将胸口。

不料侧翼一矛刺来,洞穿他的胸膛。江子四口吐鲜血,仰天倒下。

江子五大腿中箭,血流如注。

他咬牙勒马,拼命往回奔逃。

身后叛军紧追不舍,箭矢如雨。

眼看快到护城河边,他回头望见两位兄长的尸身,悲愤交加,仰天痛哭:“天不佑忠良!”

话音未落,气绝坠马,倒在血泊之中。

这一战,江氏三兄弟皆殁,百名勇士无一生还。

建康城外,残阳如血,唯有风声呜咽,似在哀悼这些赴死的忠魂。

侯景围困建康城已有一个多月。

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军民日夜盼望着外援。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身影趁着夜色,攀着绳索悄然入城——原来是临川太守陈昕。

陈昕曾被侯景俘虏,关押在军营里,由叛将范桃棒看守。

但他并未屈服,反而暗中劝说桃棒:“侯景残暴不仁,你若归顺朝廷,不仅能洗刷污名,还能建功立业!”

桃棒听了,心中动摇,便偷偷放走陈昕,让他进城报信,约定里应外合,共破侯景。

梁主得知此事,大喜过望,立刻下令:“赐范桃棒银券,待平定侯景后,封他为河南王!”

可太子萧纲却眉头紧锁,摇头道:“此事蹊跷,万一是诈降,岂不引狼入室?”

陈昕见太子迟疑,急忙解释:“范桃棒真心归顺,若错过良机,恐怕……”

太子打断他:“事关存亡,不可轻信!”

陈昕无奈,只得再次冒险出城,向桃棒传达朝廷的犹豫。

桃棒并未放弃,又让陈昕进城传话:“请速开城门,我军即刻入城助战!”

可太子仍不松口:“侯景狡诈,不可不防!”

就在这犹豫之间,桃棒的计划泄露,被侯景察觉,惨遭杀害。

陈昕尚不知情,再次出城赴约。

一进敌营,便被侯景的士兵团团围住。

侯景冷笑道:“陈昕,你倒是忠心耿耿!

可惜,你的同伙已经死了。”

侯景逼迫陈昕向城中射箭传信,谎称桃棒率军来降,企图骗开城门。

陈昕怒目而视,厉声骂道:“逆贼!休想让我助纣为虐!”

侯景大怒,拔剑相向。

陈昕毫无惧色,继续痛斥:“尔等祸国殃民,必遭天谴!”

话音未落,利刃已至。

侯景见攻城不利,便想了个阴招。

他命人将劝降信射入城中,专门招揽那些被主人欺压的奴仆。

这一招果然奏效。

朱异府上有个奴仆,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城,投降了侯景。

侯景二话不说,当场封他为仪同三司,还赏赐锦袍骏马。

这奴仆得意洋洋,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下耀武扬威,冲着城头大喊:“朱异!朱异!

你当官几十年,才混到个中领军。

我刚投降侯王,就封了仪同三司!”

城上的朱异气得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

这奴仆的炫耀起了示范作用。

没过几天,越来越多的奴仆偷偷溜出城,投奔侯景。

短短时间,竟有上千人投降。

侯景对他们格外优待,不仅赏赐财物,还编入军中。

这些奴仆哪懂什么忠义?

只觉得侯景给了他们翻身的机会,个个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起初,侯景的军队还算规矩,严禁士兵骚扰百姓。

可日子一长,粮食渐渐吃紧。

石头仓的存粮快见底了,侯景急了,索性撕下伪装,纵兵抢掠。

士兵们如狼似虎,冲进百姓家中,见什么抢什么。

金银财宝、粮食布匹,统统搜刮一空。

百姓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当被夺走。

城里物价飞涨,一升米竟卖到万钱。

饿殍遍地,尸体堆满沟壑,无人收殓。

就在这乱世之中,正德太子萧见理坐镇东府。

他本就是个贪婪阴险之徒,见城中大乱,竟动起了歪心思。

一天夜里,他偷偷带着一群强盗,溜出城去,想趁火打劫。

“殿下,咱们真要去抢大桁?”

一个强盗低声问。

萧见理冷笑一声:“怕什么?

现在谁还管得了我们?不抢白不抢!”

可他们刚到大桁,就遭遇了埋伏。

黑暗中箭如雨下,萧见理躲闪不及,一箭穿心,当场毙命。

这个贪心的太子,终究死在了自己的贪婪之下。

梁朝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发出檄文,号召各地藩王出兵勤王。

这檄文传到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案头时,他正在用早膳。

“王爷,荆州急报!”

侍卫快步进来,呈上文书。

萧誉放下筷子,眉头紧皱:“侯景这厮竟敢造反?”

他擦了擦手,仔细阅读檄文内容。

旁边侍立的谋士凑过来:“王爷,咱们该如何应对?”

“自然要出兵。”

萧誉斩钉截铁地说,“传令下去,即刻整备军马。”

与此同时,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也收到了檄文。

这位年轻王爷正在校场检阅士兵,接到文书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

“诸位,”

萧詧环视众人,“国难当头,我等岂能坐视?”

部将们纷纷响应:“愿随王爷赴难!”

湘东王萧绎亲自率领三万大军从江陵出发,向东挺进。

这支队伍旌旗招展,铠甲鲜明,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看这阵势,是要去打侯景啊!”

路旁一个卖茶的老汉对顾客说。

“可不是么,”顾客啜了口茶,“听说那侯景凶残得很,一路上烧杀抢掠...”

此时,邵陵王萧纶的部队正遭遇困境。

他们先前奉命出征,行至钟离时听说侯景已渡过采石矶,急忙回师救援。

渡江时突遇狂风,不少士兵和马匹都淹死在江中。

“报——”一个浑身湿透的传令兵跌跌撞撞跑来,“王爷,我军损失惨重!”

萧纶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脸色阴沉:“天不助我啊...”

好不容易渡过长江,部队在赵伯超的建议下改变行军路线。

这位前谯川刺史对萧纶说:“王爷,若走黄城大路,恐与叛军正面遭遇。

不如直取钟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萧纶采纳了这个建议。

然而夜间行军时却迷了路,多绕了二十多里。

天亮时分,疲惫的军队终于在蒋山扎营。

“怎么回事?”

萧纶质问向导,“不是说这条路最近吗?”

向导跪地请罪:“小人该死,夜里看不清路标...”

侯景这边也没闲着。

他正分兵防守长江,突然听说萧纶大军逼近,顿时慌了手脚。

“快!”

侯景对副将吼道,“把抢来的女人和财宝都运到石头城去!”

他随即调集三路兵马围攻萧纶。

双方在玄武湖附近展开激战。

萧纶的军队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一举击溃了侯景的部队。

“报——”侯景的探马飞奔而来,“我军败退至覆舟山北!”

侯景气得直跺脚:“废物!都是废物!”

他咬牙切齿地说,“传令下去,收拢残部,依山列营!”

就这样,萧纶的军队进逼玄武湖,与侯景的叛军隔湖对峙。

双方都在等待最佳时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林立的旌旗。

士兵们紧握兵器,警惕地注视着对岸。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