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在一旁思索片刻,开口道:“小公子,咱们不妨请农家学派的人来帮忙普及这两种作物。他们在民间有声望,又是专门研究农业的,由他们出面,百姓们更容易接受。”
赢子季眼睛一亮,觉得这建议甚好:“那就这么定了,咱们马上派人去请农家学派的人。”
几个人商量完毕,便各自去准备,只等开春时节,将棉花和土豆的种子撒向大地。
在后世,儒家因轻视商业和农业,迅速走向了衰落。
“农家的人现在在翰林院吗?”
“在的。”
“那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吧,算了,现在就去吧。”
……
章台宫内。
“陛下…您这是,昨晚没休息好?”
前来禀报的顿若小心翼翼地问道。
“别提了,小十七那小子…”
赢政放下手中的公文,揉了揉眉心。昨晚赢子季又是磨牙又是说梦话,闹得他一整夜都没睡好。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虽然延了寿,但最近大秦的政务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加繁重,赢政每天忙得团团转,休息时间少得可怜。
“又是哪里的奏折?”
“回禀陛下,扶苏公子今天去见了那些儒家的人,还把他们带到了翰林院。”
听到顿若的报告,赢政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扶苏和赢子季能和睦相处,是他最欣慰的事。
说来也奇怪。
扶苏那固执的脾气和他这个父皇如出一辙,很多时候连他的话都不听。
偏偏对赢子季却是言听计从。
“小十七在做什么,没忙着做生意吧?”
赢政对赢子季的性格再清楚不过了。
一旦有了什么想法,那是一刻也等不了的。
“小公子中午去了翰林院,见了农家的人,好像是在忙活来年开春播种的事。”
“哦?这么懂事?”
赢政眉头一挑,随即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看来小十七也明白他的意图。
百姓不富,商业就是空谈。
现在还不是发展商业的时候。
毕竟商人不事生产,也不会增加财富,眼下大秦还是要以发展生产为重。
等平定了百越,蒙恬从西域回来再说商业的事也不迟。
去见农家之人,倒是和政哥的想法一致。
“叫李斯、冯去疾、萧何、公输拓都来章台宫。”
马上要开春了,当务之急是播种。
大半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在公输家和墨家的合力下,水车制造进展神速,已经可以在咸阳城附近使用了。
农家学派也比其他学派好打交道,他们的宗旨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
所以他们也拿着两种新种子,按赢子季的方法在民间推广。
百姓们不少早就知道土豆的好处,虽然不懂棉花是什么,但有钱拿,还能免费领种子,自然乐意。
至少在关中地区,棉花和土豆已经开始大面积播种了。
同时,金风玉露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