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被问到意见时,他竟借口尿急,跑出去睡觉了…”
淳于越一五一十地讲述着这段趣事。
政哥拿起葫芦闻了闻,眉头微微上扬。
听到赢子季如今多了个“茅厕诗人”的称号,他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写诗的人果然文采出众,这金风玉露也不错,寡人用了之后,精神确实好了许多,此人真是有点意思。”
听到赢政的称赞,冯去疾却叹了口气:
“陛下满意就好,只是这些用完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弄到。”
“这东西很贵么?天下还有寡人用不起的东西?”
“贵倒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金风玉露在咸阳城太抢手,很难弄到手。”
冯去疾心里暗自高兴,脸上却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
“原来如此。”
政哥点点头,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顿若。
“这天然居的东家倒是个有趣的人,诗才了得,还让那小子吃了亏,寡人得好好感谢他。顿若,你明天带寡人的口谕去,召他来章台宫。”
“顺便,再查查这人的底细,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政哥对这天然居也产生了兴趣。
众人又回到正题,继续商议事情。
小会议开了一个多时辰,大家才散去。
扶苏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父皇已经让顿若去查了。
这下可要露馅了。
他刚想离开大殿,却又被叫住了。
“扶苏,这几瓶金风玉露你给小十七送去,让他也装装风雅,这‘茅厕诗人’的名号,听着可不太雅啊。”
政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
名义上是赏赐,实则是想逗逗小十七,让他知道这外号已经传到寡人耳朵里了。
扶苏无奈地接过几个小葫芦,心里暗自叹气。
这叫什么事啊。
十七弟会缺这东西用吗?
金风玉露本来就是十七弟研制出来的,第一瓶还是他亲手调制的呢!
但看着政哥那副调侃的神情,再想到自己已经上了这条船,扶苏只能拱手应道:
“儿臣这就去十七弟府上。”
出了大殿,冯去疾与淳于越、李斯并肩而行,三人一时都沉默不语。
刚走出章台宫,冯去疾率先打破了沉默,问道:“这天然居的东家,仆射也感兴趣?”
尽管冯去疾官阶更高,但淳于越可不是一般人,连政哥都敢顶撞。
他不卑不亢地点了点头,答道:“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人很可能是儒家的某位大儒,若能与其畅饮一番,倒也是件乐事。”
金风玉露和那首《鹊桥仙》一下子火了。
现在许多士子虽然还不知道那东家的真实身份,却都尊称他为词祖,推崇至极,甚至有不少爱好诗书的人,模仿那词的体裁创作了不少作品。
此人在文坛,如今可谓是风光无限。
若是儒家的读书人,对提升学术地位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可能性还真不小。
毕竟在诸子百家中,墨家和公输家都偏爱匠道,医家专注于治病救人,悬壶济世,阴阳家则沉迷于星宿易理的研究。
最喜欢舞文弄墨,钻研诗词的,大多都是儒家的读书人。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