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年赐几十匹布,绢,丝,柴薪等物。
哪怕辅国校尉也能养活几十口人,只是不能肆意铺张浪费,奢靡度日而已。
恰恰是后面这个,宗室勋贵忍不了。
开国百年,不似国初之时。
从宗室到勋贵都讲究享乐。
贾家就是一个缩影,各家勋贵大差不差。
宗室都暗中开有买卖,或自己搞,或是入股。
他们拥有权势地位,一般商家也需要披虎皮,大家各取所需。
另外便是在各种有机会的场所争取有所表现。
获得赏赐奖励。
或是双俸,或是赏金银绢布,最好就是赏给庄子。
哪怕是个一年收成几百上千石的小庄园,也是不无小补。
如此看来,宗王不滥封,俸禄菲薄也是好事。
最要紧的就是宗室无故不得出京,这算真正善政了。
其实也是和赵宋学的,基本上和赵宋管宗室的办法一致。
但忠顺王其实不必下场,下场也不必真的争。
他是亲王双俸,管理内府,多领一份正一品大员俸禄,又有大量王庄赐下。
地位,权力,金银,庄园,样样不缺。
在外人眼中,忠顺王下场以贾环为借口,未免有些过贪。
郑国公李图就是这般看法。
前方将士惨嚎声不断。
战马嘶鸣不停。
前方大量的陷阱,绊索,套索,陷马坑……
时不时还有飞箭伤人。
陷坑中还有尖木。
极度歹毒。
推进数里,死伤几十人了。
再死几十人,这猎也不必打了,就算猎获最多也得不了头名。
打个猎都能死百来十人,朝廷敢叫你带兵?
就和西汉李广利一样,说起来这家伙也是能打的,武帝运气好。
姻亲外戚多了,能打的真没几个。
别以为身居高位,统驭大军就一定能获胜。
史书上宗室,勋贵,外戚领兵,打的一塌糊涂的才是多数。
汉武时,卫青,霍去病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卫青全面稳定,其用兵如磐石,但不乏灵秀。
霍去病就是真正的天生将种,把侵略如火发挥的淋漓尽致。
李广利和卫,霍相比差点意思,但其基本上都能打赢。
但其打的胜仗,又基本上都是惨胜。
每次大战,直接死伤都是十几二十万。
间接带来的天下动荡和相应的损失要乘以十倍。
汉武的天下户口减半,此君要负一半责任。
现在的体制和秦汉的古典军国主义不同,真的打几十年,亿万人口死一半?
天下人早造反了。
所以哪怕能如李广利那样胜多败少,但打一仗就损失大量兵马民夫的将领,在大周肯定吃不开。
李图是和南安公刘钊一样,希望靠不断表现恢复王爵。
这一次秋狝就是良机。
毕竟仅次于野战功勋。
野战功勋又不是那么好拿的。
刘钊在南边折腾这么久,功勋没混到,搞不好连南安公也要保不住了。
这一次李图卯足了劲要争头名。
结果被忠顺王过来坏了事。
你说这位图什么?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