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机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向朝廷申请,请求朝廷安置杜鹃湾百姓。
一开始,他还想着能找个小城市,让杜鹃湾的百姓能住在一起,大家不用彼此分离。
朝廷驳回。
后来,他便退而求其次,上书朝廷,同时询问距离杜鹃湾比较近的大城市,可否接受杜鹃湾百姓。
朝廷驳回,同僚沉默。
魏智机的恩师甚至写了封信给他,说已经为他在京城找了个闲职,即日便可赴任。
职位虽然不高,但胜在清闲,京城更是太子殿下飞升之地,可以说是大雍境内最安全的城市。
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
不要管杜鹃湾了,自己跑了就算了。
就和那些最先弃城而逃的杜鹃湾富人们一样。
跑吧。
既然知道必死之地,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拿到信之后,魏智机一个人在书房里枯坐一夜。
放弃杜鹃湾的理由有很多,他也不是什么本地人,对杜鹃湾的感情也没深到那个地步;只有离开杜鹃湾,走到更高的位置,才不会出现第二个杜鹃湾;作为封疆大吏来说,他还年轻,一切才刚刚开始,死在这个地方实在是不值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还有两个儿子,他还有家人,他怎么能牺牲家人?
可留在杜鹃湾的理由只有一个。
他是杜鹃湾的城主,是杜鹃湾的父母官。
那些还没离开的百姓,还在观望的百姓,还在等他的态度。
魏智机深吸一口气,只觉得今夜风凉,让人思绪翻飞万千。
他名为智机,此时此刻却深恨自己智机不够,能力不够,做不到所有事。
书信中,他的恩师给他写了个事,说的是曾经有古贤者割肉喂鹰。
君子立世,有舍方有得。
他说的并不是让魏智机割舍魏智机。
魏智机知道,恩师说的,是曾经被鲸鱼型祸斗吞噬的那个城镇。
当初仙门寮也曾提前预警,说有大型祸斗即将上岸。
可在鲸鱼型祸斗上岸之前,在一切灾难发生之前,通天贯地的大阵笼罩整个海滨小城,牲畜牛马,任何人都不准离开这个城镇,直到鲸鱼型祸斗把整个城镇夷为废墟,大阵都没有打开。
这种时候,神明无用,人类想到了用人命去填补他们和祸斗之间巨大的差距。
他们把那个城镇当做一块肥肉,喂给了祸斗。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