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小时,张玉龙详细阐述了华远集团的方案,刻意强调透明化操作和合规管理。他注意到马文涛虽然频频点头,眼神却不时飘向那位年轻科员。
会议结束时,马文涛握着张玉龙的手说:\"张总的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会认真研究。\"他的手掌心有些潮湿,\"不过最终还是要看竞标结果。\"
走出港务局大楼,丹港的暮色已经笼罩码头。张玉龙站在台阶上,看着那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奥迪A6缓缓驶离停车场——正是那位年轻科员上了车。
赵虎缓缓把车开过来停下,张玉龙和杜娟走下台阶上车,“虎子,回丹江。”
返程的路上,张玉龙坐在副驾驶位置默默沉思着。\"查一下那个戴百达翡丽的科员,\"他回身对杜娟低声道,\"还有,联系郑记者时,问问他对这位港务局马局长了解多少?\"
翌日上午,张玉龙和杜娟又乘车返回了海连的集团总部。
回到办公室,张玉龙顾不上休息,马上给周波打去电话,把以华远集团名义,去丹江港务局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
周波听后,沉思片刻,随即说道:“这样龙哥,我们各自出资500万元成立华远集团海连物流公司,用这个公司运营北方的物流业务。同时,去运作丹江港的改制参股项目。”
张玉龙当即表示同意,“好!以华远为主占股51%,我们占股49%,开发北方物流市场。丹江港项目成功了,将作为北方区域的一个节点。即便是项目拿不下来,也不影响我们将来的业务发展。”
他深知物流市场是一个多么大的蓝海,而且很快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有此机会与华远集团这个行业巨头携手,分享这巨大的蛋糕。
“龙哥,还是以你为主吧,你占股51%。将来在北方地区的业务,还是你操心要多一些。”周波反对道。
张玉龙坚决不同意,“小波,就按我说的做,物流是你的主场,我这里依靠的是华远庞大的渠道和品牌效应。”
两人又商定了接下来各自的分工:周波负责调查丹江港的财务状况,包括债务和经营情况;张玉龙则负责与政府部门和港务局联系,进行下一步的参与和竞标。
挂断与周波的通话,张玉龙点燃一支香烟,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圈,他拿起电话,打给李志军的手机。
他靠在老板椅上,思考面临的问题。
张玉龙感觉到,重生后他真的是不一样了。首先是身体素质发生了变化,精力充沛,每天忙碌,几乎不知疲倦。而且…,那方面的需求也感觉愈发强烈。
在前世里很多不可能做到事请,如今做起来非常自然,甚至异常顺利,几乎是信手拈来。
这种改变不是刻意的,而更像是命运的安排。他想要去做的事情,会朝着他内心想象的样子快速变化。
如今,他的人生重启,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得到如此巨大的机缘,未来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在等待他。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