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修真小说>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第64章 老登,铜丸子能让你长生不老,多吃点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老登,铜丸子能让你长生不老,多吃点儿(2 / 2)

大公主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同。

以前太子弱于她的时候,皇帝的表现往往是很冷酷绝情的,比如一开始太子接触朝政,怕她在宫中阻碍太子,便让她与驸马提前完婚。

又比如,后来每一次大公主党较为强大时,皇帝都会直接将大公主的人贬走,这些年来,因为卷入党争而被贬他乡的官员,数不胜数,没有一次皇帝会手下留情。

大公主想到以前,又看看现在,突然觉得有些难过,她说不上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心里略有些酸涩,因为今日太子要吃亏而兴奋的心情,都不可避免的低沉下去。

朝会开始,皇帝没有让众位大臣和往常一样汇报工作,而是先提了一句东安县。

他拿出了一本弹劾折子,说这是大公主所写,弹劾东安县令苏铭草菅人命,侵占良田等罪名。

皇帝本想让大理寺去查一查,后来想到大理寺那热闹的大牢,到嘴的大理寺变成了御史台。

御史台负责监督,很少会直接办案,不过现在人手严重不足,御史台的官员们办办案也行。

尤其此事涉及到地方官员,监督地方官员本就是御史台要做的事情,不算是特别越权。

大庄朝堂之上各种职权分配不明,官员之间的越权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说完苏铭后,皇帝又不咸不淡地说了两句太子,说苏铭曾是太子门客,此事太子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让太子日后好好治下,不要什么人都收作门客。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光是指责太子御下不严,还在指责太子为了礼贤下士的美名而做戏一事。

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这么说,基本上等于将太子的脸皮给撕掉一层,以后太子还想通过此举来赚好名声,别人肯定会提起今日之事,背后嘲笑太子虚伪。

李暮歌没有站在太子前头,看不见太子的表情,但是从太子僵直的后背,以及声调不是很高的谢恩声中能看出来,太子的心情十分不美妙。

之后皇帝又回归了平日里上早朝的作风,听六部尚书轮番上阵哭穷。

李暮歌听得都有些耳朵生茧子了,前几日凌长寿还在长宁的时候,这些尚书都有所收敛,现在凌长寿回西北了,他们又开始了。

皇帝的心情从头到尾都很不错,哪怕中途说了两句太子,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散朝的时候走得又稳又快,不知道这会儿赶着回去,是不是又想吃仙丹了。

“长安,父皇今日精神气十足啊,没想到入冬后,父皇的身体反倒更好了。”萦关同李暮歌说着话,低声咳了两声,说:“记得去年,父皇刚入冬就患了一场大病,三日不曾上朝,太医们说父皇需得好生保养,没想到才一年,父皇身体就保养得这么好了,不知是宫里哪位太医出手,帮父皇调理身子。”

李暮歌听出萦关的言下之意,是想要结实一下那位太医,估计是想给自己的身体也调理调理。

今年以来,萦关公主大病小病不断,健康的日子没几天。

“大概是大皇姐和丹阳子神医吧。”

大皇姐献丹,丹阳子炼丹,这两人配合着,才让皇帝的身体看上去那么好。

“大皇姐?”萦关知道丹阳子,却不太清楚大公主所为。

她常年卧病在床,接收的信息有限。

而且大公主献丹也知道避着点儿人,后几次献丹,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真要是宣扬的人人皆知,那弹劾大公主的折子,怕是能堆满皇帝的桌面。

也就第一次献丹的时候,没怎么避着人,不过那会儿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八皇子献图后得圣宠,南下巡按一事吸走了大半。

后来杨家又送了丹阳子入宫,大公主就成了整件事里的背景板了。

她本人也有意低调,献丹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纵使效果好,依旧不能遮掩其中功利谄媚之意。

李暮歌知晓,是因为她在大公主府上有很多眼线,颜士玉安插在颜士珍身边的人,穆盈栀安插在郡主身边的人,那些人会将大公主所有行动,一一传到李暮歌耳边。

“主要是丹阳子道长,他是个神医,不过他恐怕更擅长求仙问道之术,并不是很擅长调理身体,四皇姐还年轻,多往外头走走,身体会好起来的。”

李暮歌怕萦关真的跑去找丹阳子,去要什么调理身体的方法,跟着老登一起嗑丹药。

萦关没得罪过李暮歌,一直以来都很低调,基本上不会冒头做任何多余的事情,所以李暮歌没想过要她的命。

萦关点点头,笑道:“多谢十四皇妹的关心,只是我这身子,恐怕不是靠多走走就能好的,求神拜佛都不过是假的,这么多年来,母妃为我求得神佛已经够多了,又有何用呢?世上从无神灵,不过是骗人的说法。丹阳子道长纵使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也绝不会去找他。”

萦关说到最后,面露几分决然,那些坚决的情绪,竟然冲淡了她身上的病气,表现出几分强势来。

李暮歌信萦关说的话是发自真心,她只是没想到,萦关竟然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常年患病的人,心理应该会和身体一样脆弱,能让病弱之人活下去的理由,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一般来说,人会将这种源泉寄托给神灵,因为只有虚无缥缈的神灵永不会变,你心中神是什么模样,就永远是什么模样。

此刻,皇帝回了他的寝殿,有些头疼得躺在了软塌上。

有宫人上前为他揉捏额头,捶打小腿。

一身紫金色长袍的道人,手持拂尘,手捧紫檀木盒子,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帝听到声音,立马睁开了眼睛,一脸期待地望向道人手中的盒子,激动到嘴唇都在发抖。

“可是炼成了?”

“正是,历经多日,贫道不负陛下所望,终于炼成了这九转大还丹,陛下,此丹如金铜一般,色泽明亮,带有一股百草之香,陛下服下,定能如金铜一般,永世长存,永生不死!”

丹阳子激动得面上通红,说出来的话满是煽动之意,但凡有个太医在场,都能骂死他。

这不是害人吗?

一个丹药,跟金铜一样,那不就是铜丸子吗?都用上色泽明亮了,不是金属是什么。

还百草之香,怕是随便往里添了点儿香料吧。

丹阳子说着,打开了他手上的盒子,一个黄豆大小的药丸就在其中,皇帝坐起身,将其拿到鼻尖嗅了嗅,确实有一股好闻的香味。

“陛下,此物该以烈酒送服,贫道为陛下倒满酒!”

丹阳子见皇帝显然是想吃了,马上将自己带来的烈酒斟满一杯,递到皇帝手边。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刚要将丹药送入口,顿了一下,问道:“此丹可曾试毒?”

“银针入内,无毒,炉中所出其他丹药,贫道已叫道童们分食,他们只服用了不足一颗,瞧着只是比往常精神一些。”

送给皇帝的丹药,丹阳子也得好好查一查,万一皇帝刚吃下去就死了,他就完了。

他还没活够,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宅院良田,他还没享受到呢!

皇帝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将那丹药一口服下,随后饮下烈酒一口,只觉胸口一热,通身舒畅。

等了好一会儿,皇帝睁开眼问道:“道长觉得,朕可年轻了?”

或许是因为刚喝了酒,皇帝的脸色更加红润,皮肤白皙,面色红润,冷不丁瞧着是年轻了三分。

丹阳子心中狂喜,好听的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全砸向皇帝,还将铜镜拿过来,让皇帝照一照。

皇帝看了看镜中恍若年轻了十岁的那张脸,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与喜悦,只是他的头发为何更白了呢?

“陛下不必担心,长寿者多为童颜鹤发,陛下的寿命定然已经增长了许多,只是我等凡人,无缘窥见陛下长生那一日了。”

丹阳子太会说了,皇帝被他说得一愣,随后将看见白发时升起的怀疑按下,心情大好,大手一挥,送了丹阳子一堆东西,乐得丹阳子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等皇帝吃完丹药,立马开始去批阅奏折,以往他坐一会儿就会没精神,现在他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批改半天都不会累。

皇帝并不是什么勤快性子,批了一会儿心烦了,他就不批了,而是大白天就往后宫走,去寻那些新进宫不久的妃子玩乐。

有事找他的朝臣,竟没法第一时间找到他。

新任工部尚书卫勤想要找皇帝说一下两日大雪的事情,今晨有一些县城上报,说两日大雪,有些村子没了声响,可能是遭了雪灾,需得修葺房屋,安置灾民。

卫勤想要派一批人去长宁四周看看情况是否属实,严不严重,结果愣是没找到皇帝人在哪儿。

回头一问,得知皇帝去后宫了,还是去了覃家前段时间送入宫的那位娘娘宫中,他只好去找时任中书舍人的肃国公覃昌。

覃昌知道此事后,很快就帮卫勤写了公文,盖了他的章,让卫勤直接去安排人手。

按理说这是覃昌越权,但大庄嘛,这种事情很正常,所以卫勤拿到公文后,就没去找皇帝了。

他只是隐晦提醒覃昌道:“肃国公,陛下往日从不会白日往后宫里跑,这事儿若是让御史台的大人们知道,恐会给覃嫔娘娘带去麻烦,还请肃国公多多劝一劝陛下。”

御史大夫看不惯皇帝的行为,不会直接弹劾皇帝,而是会弹劾跟皇帝一起胡闹的人。

只要皇帝一点儿都不听劝,不改其荒唐行为,才会弹劾到皇帝头上。

卫勤也是好心,那位覃嫔娘娘若真是被弹劾了,属实是无妄之灾。

覃昌点头,接下卫勤的好意,他面带无奈地说:“虽说是如此,但咱们这位陛下可从不是个听劝的性子。”

卫勤闻言苦笑连连,说了声确实如此,便不再多言,拿着公文离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