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是不可能全能的,主要是招不上来人。
姜芙还特地去向连耀打听,问得非常委婉含蓄:“咱驻地里那些师长旅长的家属,难道都是从老家来的?”
连耀哪里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刘师长的爱人比他小十几岁,娘家在沪市。许旅长的爱人娘家在首都,听说年轻的时候还上过洋学堂。”
又提到政委和参谋长的爱人也都是念过书的。
姜芙不停点头,飞快地把这些记在本子上,打算挨家拜访。
没办法,学校是开起来了,但除她之外,没有任课教师!
她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内芯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偶尔诌上两句语录,勉强能装装相。
真要教书育人,时间长了,怕是要露馅儿。
所以,姜芙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学校的一个管理层。
至于一线教学,她实在够呛。
开学那天,看着坐在教室里的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学生,姜芙拿起花名册。
好家伙,从七岁到十三岁,这跨度太大了。
还都是一年级小豆丁!
孩子看着都挺活泼机灵,最大的站起来比她都高了,壮得跟小牛犊一样。
就是一想到他们的文盲身份,姜芙真想替自己哭一哭。
第一节语文课,教的并不是a、o、e那些汉语拼音,这个时候的文字改革委员会还没研究制定出来呢!
黑板上,姜芙拿粉笔一笔一划地写下繁体的“中国”二字。
因为不习惯写繁体字,她提前在家里偷偷练了好久。
思来想去,姜芙觉得这开学第一课还是教孩子们先认识自己的国家吧!
除了教大家认字,她还手绘了一幅中国地图。
找不到足够大的纸,姜芙就让李嫂子和陶三娣一起帮忙,拿浆糊把几张纸粘在一起,拼成了一张。
“你来得还挺及时,光凭记忆,我肯定画不了这么准确。”
就在姜芙险些把小爆给忘到脑后勺的时候,它居然一脸菜色地出现了!
看样子,这家伙吃了不少苦头,姜芙一阵暗爽。
按照她的要求,小爆先调出中国地图给姜芙临摹,然后才悻悻地开口说道:“我太难了!”
应该类似大学里的挂科重修,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
姜芙随口应付:“已经通过考试了吗?”
小爆仰天长啸:“刚上完课!我要准备三天,然后再去考试!”
姜芙好心提醒它:“那你可得抓紧啦,三天时间那真是一眨眼就到!”
小爆眼泪汪汪:“你说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说了!”
中国地图一出,孩子们都兴奋坏了。
下课之后,他们纷纷跑到黑板前,努力寻找着自己家乡的位置。
驻地官兵来自天南海北,这些孩子大多在老家出生,去年才陆续被接到安东。
孩子心里不藏事儿,难免想念老家。
姜芙趁机安抚鼓励了他们一番:“长大之后就可以回去看看,所以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