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妮儿刚到待嫁之年的时候,便是长安第一的抢手货。
大唐的女人,先看家世,京兆韦是当下除了宗室之外,势力最为庞大的家族,尤其是勋国公房,占了这一条的女子,本身在长安就已经是顶级香饽饽了。
而韦妮儿非常特别的一点在于,她是个女纨绔,精通斗鸡走狗,擅长书法、乐舞、琴艺、棋牌在长安的贵族圈内,名气非常之大。
事实上,大家族出身的女子,擅长书法绘画还好说,这是高级技艺,那么琴艺乐舞,这算怎么回事大家族的女子也学这个吗
是的没错,因为大唐的皇帝喜欢这个,尤其是基哥,将乐舞拔高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以至于乐舞也成为了比较高级的一类傍身技艺,比如杨玉环善奏琵琶。
而韦妮儿则是博而不精,什么都会,但除了斗鸡训狗之外,其它也就是那样,欣赏起来是行家,真上手了也是个二把刀。
总之,她要是个男的,绝对是顶级的败家子。
但她是个女的,而且拥有韦家年轻一代,最出众的容貌,最顶级的风华,最无可挑剔的雍容,璀璨夺目。
她嫁给李琩的时候十五岁,老司机们都懂,十五岁仍处在发育阶段,但是今年的韦妮儿十九岁了。
十五岁的韦妮儿已经是鹤立鸡群,十九岁,基本对上杨玉环,也并不失色。
加上她那份拽拽的气质,不认识郭淑的,恐怕会误认为她才是皇后。
服丧期结束了。
韦妮儿带着李琩的两个儿子回到了京师,她第一时间就通知家里,将那个元德秀给带来。
没错,韦昭信将对方搞定了,没有绑架勒索,没有威逼利诱,只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元德秀当年有一个恩公,是他的族叔,就是他这个叔叔,举荐他考的进士,至于考中与他叔叔有没有关系,他也不太清楚。
反正这个人,是元德秀的启蒙导师,在儒学一道,给予了元德秀非常多的指点和引导。
他叫元澹,字行冲,北魏常山王拓跋素的后代,曾经是狄仁杰的小老弟,他作疏的《孝经》是国子监必修科目,四迁大理寺卿,后来被国子监的人排挤,告老还乡。
韦昭信就是用这个人为诱饵,去劝说元德秀的,虽然这个人死了,但是元澹与韦家可是有不解之缘的。
因为元澹的亲外公,就是大名鼎鼎的韦弘机,这次被派去洛阳劝说元德秀的,就是韦弘机的后代韦贲,郿城公房。
这一房的面子,元德秀必须给,毕竟他以前还经常跟人家借书。
韦贲这次也因为办成了这件事,被韦妮儿奏请进了太常寺。
这就是韦妮儿办事的特点,我要举荐一个人,我为什么举荐他,都会跟李琩说的清清楚楚。
李琩自然会很痛快的答应,人家跑了一趟洛阳,给自己儿子找来了一名大儒做老师,我给安排工作,合情合理嘛。
再说了,李琩对韦贲这个人,还是有点兴趣的,这个人在历史上很一般,但是人家会有一个儿子,叫韦皋。
“怎么样觉得这个人如何你该多考考他的,怎么才半个时辰啊”
韦妮儿挽着李琩的胳膊,骄傲的仰着俏脸,不停的称赞自己眼光毒辣,找来这么好的老师。
李琩笑了笑,在韦妮儿耳边小声道:
“你刚回来就这么张扬,不能矜持一点吗”
韦妮儿撇了撇嘴:
“仲郎的学业,我是一刻都不想等的,早早开悟,可积累学识,他到现在还不会学语,背地里恐怕已经有人在嘲笑他了。”
“你不是说贵人语迟吗”李琩忍不住笑道。
韦妮儿白了丈夫一眼:
“这句话是自欺欺人,维护我和孩子的颜面罢了,我幼时学过,贵人语迟,其实是教导人们说话之前要谨慎思考,再发言论,以免露丑,不知如何,竟然用在了小孩子语迟上面。”
李琩抱着韦妮儿,点头道:
“二郎还太小,是不是太早了些小心拔苗助长。”
“他是陛下的皇嗣,就不能与寻常小孩做比较,”韦妮儿正色道:
“别人五岁懂的事情,他三岁就要懂,别人成丁才会做的事,他十岁就要做,总之,做为皇子,注定了他要比别人更加辛苦,就好比我们族内,大宗的子弟总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否则你很容易就会被小宗出来的孩子比下去。”
这也太卷了两岁半你就要逼他学习了李琩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两老婆暗中拿孩子较劲呢这是。
他也只能私下里提醒两个儿子的老师,尽量依据儿子的年龄段,制定适当的教育计划,别特么一上来就是地狱难度。
韦妮儿转移话题道:“我在泰陵的时候,发现李璘最是勤勉,每天都在跟他的那些幕僚商议荆州屯田事务,你不会真的让他去吧”
李琩笑道:
“君无戏言,只要他的法子在荆州行得通,朕自然希望自家兄弟去做成这件事,流放了老大,难免会惹一些流言蜚语,说朕不念兄弟情意,重用李璘,也是有好处的,能堵住很多人的嘴巴。”
韦妮儿蹙眉道:“那么李琬呢他是诸多亲王当中名声最好的,你不用他,照样堵不住别人的嘴。”
李琩忍不住笑道:“你觉得,朕该起用他”
韦妮儿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说,宁王宅诸王,只是你的堂兄弟,重用堂兄弟而冷落亲兄弟,谁家里都没有这个规矩,荣王不用,宗室就算嘴上不敢说,但肯定还是会觉得陛下做的不妥当,正所谓疏不间亲,宁王宅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高过十王宅,这是礼法,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李琩顿时愣住了,下意识的审视着韦妮儿的脸庞。
不是吧你要这样搞是吧从前的你哪去了
郭淑变了,你也变了你不应该是以娱乐为主吗怎么都跟我谈论起天子之职了
你要是这么搞,郭淑可就危险了。
“内宫不得干政,你整天琢磨这些干什么”李琩道: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韦妮儿一脸冤枉道:“我没有干政啊,我只是跟你说嘛。”
服丧结束,兄弟们都回来了。
那么李琩自然而然要举办一场宫宴,准确来说,是内部家宴,就设在麟德殿(前文写错,改了)。
李琩的亲兄弟,今天在场的还剩下十三个。
十王宅,也叫十六王宅,原本是住着十六个人的,如今少了庆王琮、逆太子亨、天子琩,所以也就是十三个了。
公主有二十三位,驸马十八位,因为有五个公主还没有出嫁。
不论以前有什么仇有什么怨,今天这些人对李琩都表现的万分敬重,大家也都清楚,除了陛下同母的弟弟妹妹之外,剩下的他们,将在未来不久,身份地位逐年下降,成为新的小宗成员。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