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得因材施教,学堂夫子用的那套,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我当年学习用的法子,也不是程夫子教的。”
“可事实证明,我的办法不错。”
读书除了拼天赋,还得拼教学资源。
论起教学资源,京城里首屈一指的当是国子监。
苏大宝他们念书的学堂,在京城算是不错的,但跟国子监还是差了一大截。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子监是个拼爹的地方。
要求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三品以上,每家才能送一子进去读书。
这要求,就连苏润的官品都差半点。
李氏担心小弟没时间,有些犹豫:
“但你这两日不是在做什么肥皂,说是要给公主当聘礼吗?”
苏润前些日子收了帕子后,就把自已关在房间待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一步没出。
第二日一早,就说要做什么肥皂。
为此,苏行还特意出府,给苏润买了不少肥肉回来。
连苏丰上值的时候,都不忘给苏润捡些落叶、枯枝之类的玩意回来。
“大嫂放心,我忙得过来!”
苏润拍着胸脯保证,唯独献祭了二哥:
“不是还有二哥吗?”
当哥哥的,偶尔为弟弟牺牲一番,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不了,今晚他把自已的鸡腿分给二哥就是了!
事关两个儿子前程,加之小弟是苏家第一个读书的,苏丰听完之后,当机立断,同意了苏润的要求:
“那我明日便给他们请假。”
搞定了大哥大嫂,苏润便转身去看自已研究的肥皂如今怎么样了。
中间,路过院子,看到谢南星在地上走走爬爬,苏润还顺手抱了抱,感慨道:
“才这么小一点,长了一年多还没有街上的流浪狗大。”
“星星啊,你不用科举,你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不用科举,不用受苦,但也断绝了上升的通道,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谢天恩笑眯眯接话:
“小星星将来肯定要读书的~不科举~也可以嫁一个状元公~享一辈子清福~”
这个世道,女子都是这样的。
苏润捏了捏小侄女的脸颊,转身去鼓捣自已的肥皂了。
只是顺便喊上了二哥。
把事情前因后果说清楚后,苏行二话不说,将活儿揽走,还实话实说:
“反正你就是个动嘴皮子的,留下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教大宝二宝读书。”
苏行还记得,三天前做肥皂的时候,他这个没什么用的小弟,打着做肥皂的旗号,端了一碟点心,在旁边吃了一上午,嘴里叭叭地就没停过。
最后动手的还是苏行。
苏润语塞:
“你这是嫉妒!”
“嫉妒我比你聪明!”
两人边说,边往堂屋里走。
三天前做好的肥皂膏,如今都在那里。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