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三方角逐(2 / 2)

说起来这个,李广真是痛哭死了。

李广在北疆打了那么多年仗,立的军功也不少了,可一直没有封个侯爵。

田蚡靠着王家外戚的身份,入朝才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混上了侯爵,几乎没有立什么大功劳,就纯靠身份上位的。

后世人之所以同情李广,就是想借李广的事情来抨击朝廷,以抒发他们怀才不遇的心情。

——————————————

窦婴和田蚡二人互相看不上,但又维持着表面兄弟关系,平时在人前装得挺累。

窦婴很明显在朝中的势力更大,而且身后站着窦太皇太后,这右丞相的位置,窦婴坐上几率更大一些。

但田蚡为人更心机,他故意装作礼贤下士,这些年在家中养了很多宾客,以至于他现在在朝中的名声不错。

站在两个人的视角上来看,这右丞相之位花落谁手,还真不好说。

但是刘彻内心其实早就挑好了,这一次询问二人,是另有目的。

窦婴毕竟在朝中经营已久,而且背后站着的窦太皇太后势力太大;

刘彻想打压窦家一脉,扶持王家一脉,要借这个机会让他们两个人在实力上保持相对平衡;

这样两人才会一直争斗,不然一方对另一方彻底碾压的话,那两方就斗不起来了。

但扶持势力是一个过程,窦婴现在明显是占优势的,这个右丞相职位不论怎么说都是给他。

刘彻想让田蚡主动站出来让给窦婴,这样田蚡就可以在朝中留个好名声,为以后自己扶持他做准备。

田蚡一开始还没明白刘彻话中的意思,想要去争夺右丞相之位,但脑海中突然闪过了门客籍福的话,让他如梦初醒。

门客籍福曾劝说过田蚡,称魏其侯窦婴显贵已久,士人多有归附,应将右丞相之位让给窦婴,陛下为了朝中势力的平衡,必然会提拔你为太尉。

这样不仅手握军队的调度权,而且还能获得一个让贤的美名,一举两得。

田蚡想到了籍福的这句话,突然就明白了刘彻为什么不直接提拔,而是要说出来,让两人选择了。

“陛下,要论对国家的功绩,臣不如窦婴;要论治国理政能力,臣不如窦婴;要论在朝中的资历,臣更比不过窦婴。

因此,臣愿意放弃对丞相之位的争夺,并举荐窦婴为右丞相,望陛下恩准。”

眼见田蚡反应了过来,刘彻大喜,就按照田蚡说的,定下来了三个人的官职。

窦婴为右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

三个人虽然代表三个势力,但都是儒学的积极分子,刘彻如此提拔,就是变相地要和窦漪房宣战了。

刘彻将任命的诏书写好后,便带着这诏书去见窦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了。

刘彻必须这样做,为的麻痹窦漪房,让窦漪房觉得刘彻很听话,事事都给他汇报。

这孙子该装还是得装,况且刘彻本来就是孙子辈的,低低头不丢人。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