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三方角逐(1 / 2)

苏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就怕这小子觉得有人兜底而肆意妄为,况且在朝那么多年,苏云早就养成了不粘锅的习惯。

“没什么大事,你就走吧,天色也不早了,我没打算做饭,留不了你。”

见苏云撵他,刘彻显得很焦急,赶紧开口询问:“父皇都去世两个多月了,您什么时候开始上朝啊?没有您在,我在朝中总感觉不是很安心。

正好三天后召开大朝会,我要在大朝会上宣布这些政策,您去帮我撑撑场子吧,这样我心里也会多些安全感。

苏云摆了摆手,拒绝了刘启说的。

“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现在心肝俱裂、头疼不已,根本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左丞相府最近送上来的奏章我都打回去了,何谈上朝呢?”

这两个多月以来,苏云都没有好好打扮和收拾自己,看着精神状态确实下降了很多,不像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倒像是个死气沉沉的老头子。

但苏云也不是完全不帮他,毕竟到时候老太太得上朝,苏云还真怕刘彻压不住。

“明天郅都和程不识都会上朝的,我会嘱咐他们全力挺你,放心就是了。”

苏云不愿去,刘彻也不太好强人所难,只能默默的离开了苏云的家。

————————————

从刘彻一朝起,国家正式采用年号记年法,刘彻改年号为建元,以明年为建元元年,确立了皇权纪年的合法性。

从苏云家里离开后,刘彻召见了窦婴、田蚡、赵绾三人,打算对他们进行一番试探。

“臣窦婴(田蚡、赵绾),拜见陛下。”

三人几乎是同时来的,这让刘彻产生了一丝疑心。

难不成三人穿了一条裤子?

但刘彻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

窦婴和田蚡二人还是互相看不顺眼,同时二人又怼在一起看不起赵绾,三人很明显不是一条战线的。

“魏其侯啊,你曾是先朝的大将军,为七国之乱的平定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之前朕还是太子的时候,你就表示效忠于朕,朕当时没有权力,也不太好赏你什么。

如今朕已经有了权力,你想要什么,尽管给朕说就行,朕无有不允。”

窦婴当然明白刘彻话中的意思,他也吃了那么多年大饼了,当然明白皇帝说无有不允就是啥都不允许的意思。

“臣并无所求,只求能继续辅佐陛下,共创一番盛世,在历史上留个名声就够了。”

刘彻对窦婴的态度很满意,刘彻不是舍不得赏,他要的就是窦婴这个不争的态度。

“卫绾在一个月前去世,如今右丞相之位空缺;朕立志要北击匈奴,因此需要一位统兵的太尉;朕新登基,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就很重要。

如今,这三个职位都是空缺的,朕打算分别授予你们三人,不知道你们心里怎么想的?”

这里面最死心的就是赵绾了,他到现在连侯爵都不是,皇帝能提拔他做御史大夫,都是破格录用了,这御史大夫之位,自然是敲定给他赵绾了。

他原来就是个儒家小生,在朝中连九卿都算不上,一举提拔他做御史大夫,完全就是因为他是刘彻的亲信。

现在就是右丞相和太尉两个职位,肯定是窦婴和田蚡一人一个,至于谁为右丞相,谁为太尉,这还真不好说。

窦婴是魏其侯,人家是靠实打实的军功提上来的,自然要比这个靠外戚身份,一步登天的武安侯田蚡有含金量的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