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穿越小说>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第227章 锦衣卫到淳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锦衣卫到淳安(1 / 2)

沈一石回忆了片刻说道:“不知裕王他们,从何处觅得这个海瑞。他一来便呈拼命之态,在大堂上突然为高翰文抱不平,且翻出淹田旧账,言辞犀利,令郑必昌、何茂才无计可施。”

杨金水道:“然后他们就想要,再弄出通倭之事,逼海瑞出头?”

沈一石道:“对!”

杨金水眼中充满了怒火,咬着牙再问道:“后面他们,就让你悬织造局灯笼去买田,将织造局推至身前?”

沈一石道:“对!”

杨金水一拍桌子,语气愤怒的说道:“那你都听他们的?帮着一起隐瞒我!”

沈一石思忖片刻,仍然点头说道:“是!”

杨金水此刻愣住了,他之前还想着沈一石会找什么借口,谁知道竟然直接就承认了。

沈一石继续说道:“在下所为,就是想让朝廷日后知晓,如今的这些事情,都是我瞒着公公做下的。”

杨金水似有所悟,语气也缓和了一些:“继续说!”

沈一石看向杨金水,十分真诚的说道:“公公仔细想想。为了改稻为桑,先是毁堤淹田,后又兴通倭大案,闹至如此境地。

严阁老、小阁老与裕王、徐、高、张等人,迟早是要在朝堂上比一场的。

到了那个时候,知道的越多恐怕越难以脱身,与之相反的,公公知道的越少,便越安全越容易脱身!”

杨金水闭上了眼睛,仔细思索了起来。过了片刻,急切的看着沈一石说道:“所以你初时悬挂,织造局灯笼假意买田,就是有意瞒我。

使我奏于朝廷,而后你借粮变成赈灾,与我所奏之事相反,朝廷便信此事我全然不知?”

沈一石点了点头说道:“此举虽然让公公多了些许烦扰,不过至多遭几句训斥。不过届时,老祖宗与皇上都会知道,此皆与公公毫无关系!”

杨金水豁然明了,望沈一石目光复杂。刚想说什么,不过转头,向着仍然在弹琴的芸娘说道:“你且先停下出去!”

芸娘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还是老实的停下弹琴,走了出去。

杨金水双手捧着,沈一石面前酒杯,递了过去说道:“我自幼无家,为宦者,唯忠、义二字。老沈,我从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喝了这杯酒,再继续说吧!”

沈一石双手接杯,徐徐饮尽。放下杯子的时候,眼中已经有了些泪水。

杨金水也出现伤感,叹息口气说道:“你陪伴了数载,你也不容易。宫中生意虽大且免税,外人皆以为汝获利颇丰。

不过汝花钱的地方也多,为了照顾我的颜面,将赠芸娘于我。

如今汝又费尽了心思,担上诸多干系,我今才知晓。我想赏赐你一些东西,不过我也知道你什么都不缺。既然如此,今日我将芸娘赏赐给你如何?”

“公公!”沈一石声调忽扬,摇了摇头说道:“芸娘我绝不复领回。公公在杭一日,她便侍奉一日。公公若是回宫,愿携带则携,不愿携带,我备嫁妆,任她择人而嫁吧!”

杨金水紧盯着沈一石,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怎么?嫌她随我数载而嫌弃了?”

沈一石快速起身说道:“公公如此说,沈一石甚是惭愧。”

杨金水眯了眯眼问道:“汝与我何等缘分?往高里说汝认我为干爹,往低里说我认汝为兄弟。

实言相告,我此次归来,就让芸娘到外间的屋子居住,也给她定下了个名分,是为我的干女儿。借这杯酒,我也给你定下个名分,你就成为我干女婿吧。”

沈一石听后泪流满面,跪在了地上说道:“公公真不嫌弃,沈一石就拜公公为干爹!”

杨金水望着,跪在地上的沈一石,疑惑的问道:“你真没有嫌弃她?”

沈一石擦了擦眼泪,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干爹误会了,是她嫌弃我了。”

杨金水摇了摇头说道:“岂会如此?”

沈一石看着门外,就像是看见了云娘的背影一般:“芸娘心气高,这和我一般,皆是心有不甘!”

杨金水又疑惑的问道:“什么叫心气高?秦淮河都是她这种女子,若她居南京而念北京,我绝不轻饶了她。”

沈一石摇了摇头说道:“公公!数载以来,她肯为我侍奉公公,也属不易。念此,公公真当视她如女儿。”

杨金水看着沈一石,也叹了口气说道:“你这个人啊,这样容易吃亏呀!看起来好像权谋在握,实则心肠柔软!”

沈一石执水晶瓶,为杨金水斟酒,双手递了过去。然后也给自己满上了一杯,说道:“多年历经,我也看破了。说句不敬的话,若有朝一日可行,我也愿断子孙根,随公公入宫当差。”

杨金水惊愕不已,立刻摇头说道:“你怎可这般想!江南织造局诸事尚需你来出力。

听干爹一句话,只要度过这个难关,我便向老祖宗给你请个功名,管盐厂、铜矿,好好干一段时间,日后保管光宗耀祖。”

沈一石也点点头笑道:“我也希望有那一天呀!”

杨金水摇摇头说道:“怎么会无此日?我今日即刻奏于老祖宗,详述首尾。

谁功谁过,老祖宗、皇上自会明白。我等赈粮,皆为挽回万岁爷的颜面。不过改稻为桑仍需推进,如何为之,就让他们去纷争吧。

我就和你说一句,锦衣卫已经到了,诸事将逐一彻查。

改稻为桑若是因为他们而搅乱,郑必昌、何茂才这两人,及高翰文、海瑞、王用汲这些后来的,皆难脱罪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